据泰国《曼谷邮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3日晚,泰国副总理兼交通部长素里亚在曼谷律实宫率领改组后的内阁成员向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宣誓就职,正式代理总理职务,原总理佩通坦则保留文化部长一职。此前因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通话录音外泄引发争议,泰国国会上议院议长于6月20日向宪法法院提交弹劾申请,宪法法院于7月1日正式受理并暂停佩通坦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中泰建交"金色50周年"的重要节点,因此此次政治风波更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佩通坦的不当言论为何会演变为重大政治危机?其执政基础面临哪些深层次挑战?观察者网就此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泰国研究所所长余海秋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振明展开对话。

被停职的总理佩通坦抵达总理府曼谷邮报

不当言论引发政局动荡,军政王室多轨维持稳定

"佩通坦在与洪森的通话中将泰国戍边将领称作'疯子','政府的对立势力'这一表述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语境下,都是极其不当、无法接受的。"朱振明指出,国家领导人在与外国政要对话时,竟然贬损在守边维安的本国军队,因而被视为站到泰国人民的对立面,背叛国家。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萨瓦联合多名议员发表的声明中,就指控佩通坦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军队尊严和人民利益。因此,此类言论势必引发军方强烈不满,也难以获得民众认同,正是引发当前政治风暴的导火索。

由此,"佩通坦通话风波一事引发连锁反应,冲击泰国国内政局、地区稳定及经济发展。"余海秋指出,此事件使泰国政局稳定性遭受严峻挑战,执政联盟裂痕加深,面临解体风险,执政基础动摇。各政治势力围绕佩通坦停职激烈博弈,政坛斗争加剧,局势高度不确定。

在地区层面,泰国作为东南亚核心国家,其政治动荡势必影响区域格局。尤其在泰柬边境关系紧张之际,此事进一步增添双边关系的不确定性。东盟在处理成员国内政问题上的协调力与权威性亦受到考验,区域一体化进程可能受挫。

经济方面,政治动荡加剧地缘风险,恐扰乱全球供应链。尤其是在原材料供应方面,进而影响泰国工业产出与出口,令本已承压的经济复苏前景更加严峻。

尽管政治风暴来势汹汹,"佩通坦被暂停职务并不会造成泰国国内出现所谓的'权力真空'。"朱振明指出,泰国行政体系是完备和稳定的,这种结构使国家机器即便在总理停职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泰国完备的行政体系与常规化的公务员队伍,保障各部门依法履职、政务不致中断,无论军人执政还是民选政府执政时期也都如此。目前,也有代理总理在继续处理政务。

佩通坦基本盘面临挑战,稳固程度大不如前

"尽管在为泰党的传统大本营,泰国东北部地区的基本盘依然相对稳固,但整体而言,他信派系的重要支柱力量红衫军支持力度大减,难以为总理佩通坦提供有效支撑。"余海秋指出,佩通坦曾凭借亲民作风和"村镇基金"政策争取草根阶层,通过下沉资源撬动政治支持,但这一策略的边际效应正在迅速减退。

据泰国国家发展行政研究院(NIDA)2025年6月的最新民调,佩通坦的支持率已降至9.2%,相比年初的近18%几乎腰斩,反映其政策号召力与群众动员力正同步下滑。余海秋认为,为泰党与自豪泰党分裂,标志着"红蓝联盟"已经名存实亡。因此,仅靠"红色"1/3,很难有效掌控泰国政治局势。

按照泰国宪法规定,涉及财政的法案要在国会表决通过,需要2/3以上众议员支持。这就意味着,仅靠佩通坦政府所掌握的1/2议员支持,将不足以通过包括预算案在内的财政类法案,从而严重阻碍政府执行力。这使得佩通坦政府在国会中的多数优势受到实质削弱,政治缓冲空间显著压缩。

"因此,为泰党可能会让渡一些利益以避免议会崩盘。"余海秋指出,目前,为泰党领导的执政联盟因自豪泰党的退出,席位从324席暴跌至255席,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如果再有小党退出,政府将立即垮台。

事实上,为泰党此前就已采取过实质性举措以稳固执政联盟。据《曼谷邮报》2024年12月报道,为确保2025财年预算案顺利通过,为泰党主动向国家发展党与泰民族力量党让渡部分内阁职位。这一策略性让步虽引发党内异议,但最终推动预算案以332票对157票的显著优势获得议会通过,有效避免了政府财政运作陷入停滞。

余海秋认为,面对当前的困境,为泰党很可能会再次采取类似做法,通过让渡一些利益来争取其他政党的支持,以维持执政联盟的稳定。

政局变化扑朔迷离,前景走向尚待观察

当地时间6月25日,泰国宪法法院正式受理针对总理佩通坦的违宪指控,并裁定其在审理期间暂停总理职务,限期15日内提交书面答辩。法院指出,其关注焦点在于佩通坦与柬埔寨政要的通话内容是否违背国家安全利益及宪法义务。

"佩通坦低估了外交的严肃性、政治的复杂性。"朱振明指出,事实上,泰国保守派阵营长期反对他信家族重新执政。尽管在2023年大选后未能阻止佩通坦组阁,但始终在议会和司法系统中保持制衡地位。"通话门"事件成为攻击为泰党的突破口,不少原本中立甚至温和反对为泰党的群体也因此转向激烈批评。

朱振明认为,"通话门"事件令不少支持者失望。泰国社会普遍强调国家尊严与军队荣誉,佩通坦对边防军官的贬损言论,被许多民众视为"越界"。若无法及时修复公众信任,即便司法尚存回旋余地,失去民意支持也将使其政治前景更加黯淡。

6月28日,泰国民众在曼谷示威,要求佩通坦下台 路透社

"在15天的申辩期限内,佩通坦依然拥有一定司法说服空间。"余海秋指出,佩通坦辩称通话属"危机谈判策略",且未泄露实质机密。如果她能够提供有力证据,证明对话的"外交斡旋"性质,并获得宪法法院采信,那么便有可能避免重罚。

然而,司法走向受限于泰国政治结构的深层博弈。泰国王室虽未直接表态,但枢密院默许宪法法院受理弹劾,而宪法法院被认为是泰国亲王室与保守派势力的支柱。此前也有他信的政治盟友因宪法法院裁决而下台的先例。

2008年,法院曾以选举舞弊为由解散由他信盟友领导的人民力量党,并禁止前总理颂猜·翁沙瓦从政五年,为保守阵营扫清障碍。因此,若法院最终裁定佩通坦违宪,她不仅将被永久免职,还将面临5年禁参政及赔偿国家损失等严重后果。

与此同时,军方态度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余海秋表示,尽管宪法规定军方不得干预政府事务,但实际上其在泰国政局中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佩通坦与洪森的通话事件,不仅暴露了外交风险,也进一步激化了其与军方间的紧张关系。如果军方决意切割,不仅会削弱其政治后盾,也可能推动政变或转而支持反对派,从而显著提高其下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