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南方出现大范围大到暴雨,多地大暴雨。其中4月21-22日,暴雨带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省出现大暴雨,江西浙江多地还出现冰雹,江西南昌一度狂风暴雨,有了台风登陆一般的体感。4月23日起暴雨带向南移动,进入江西南部、广东北部和福建南部,4月24日广东终于成为暴雨中心。
清晨起暴雨云团就在粤北山区盘旋,韶关清远开始急骤的暴雨、大暴雨,午后,分散的暴雨云团迅速组装,形成一道贯穿广东、福建的巨大飑线,其所到之处普遍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其中,韶关、广州部分自动站出现12级阵风。
广州佛山市区阵风达到7~9级,东莞、深圳等达到6-8级,海珠区还一度发布龙卷风提示,广州局部24小时降雨量突破200毫米。在暴雨带的持续影响下,广东已于4月25日夜间达到气象入汛临界状态,即将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前汛期。
4月24日晚广州闪电,中气爱摄影群夜月明拍摄
然而与常年相比,2025年4月的水汽仍然不算多,广东的前汛期已经大幅推迟。事实上,近期中东部尤其是南方的天气主题词并不是暴雨,而是干燥。2025年以来,南方大部气温偏高,与此同时降水严重偏少,尤其是江苏、广西、安徽、上海和浙江,降水偏少程度超过40%,其中广西和江苏的少雨程度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正因为此,4月下旬前南方出现大范围的旱情,其中江苏南部和广西出现大范围的特旱区,常年4月该来的江南桃花汛、华南前汛期都迟迟不来。
为什么今年南方如此干燥,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而是来沙尘?直接原因是偏北风和干燥气流过强,让水汽很难上岸;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能和拉尼娜有关。在拉尼娜年,沃克环流会发生异常,热带西北太平洋为强上升区,地面为异常低压,容易诱导东亚冷空气频繁南下,让我国中东部偏干,让南海北部水温偏低。同为拉尼娜的2021年,广东前汛期也偏晚,4月26日才入汛。
正因为前期降雨欠账太多,这次暴雨仅仅是让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的旱情有所缓解。而接下来,暴雨还要在福建、广东两省逗留1-2天,局部大暴雨、堪比台风的局部阵风还是会出现,广东、福建两省的旱情有望彻底解除;而随后西伯利亚冷涡又将频繁南下,刚刚有所加强的水汽又要减弱后撤。正因为此,4月26日起我国暴雨带又将减弱,又将散装化,又要向西南腹地也就是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退却。
这样一来就有三个后果,第一广西的总雨量会大幅削减,旱情会有所缓解但很难彻底解除;第二,江苏上海等长期少雨,旱情不会缓解,还可能加重;第三,由于雨带散装化,要小心局部猛烈雷阵雨造成的强对流灾害和旱涝急转。譬如4月20日,在广西大部干旱的同时,广西北部西江支流柳江的支流洛清江的支流西河流域出现范围非常小的大暴雨,随后就发生了洪水。
因此,南方的朋友特别是华南的朋友要注意三手抓,一手继续抓抗旱,一手防强对流,局部地区还要注意防止旱涝急转。
目前,菲律宾东南洋面正有大量热带云团发展,并已开始逐步旋转,有发展为台风胚胎的潜力。与此同时,西北干热气团已经按捺不住,随时准备在冷涡的缝隙中扩大领地,扩充实力。这个五一假期的天气可能比较复杂,高温、强对流、暴雨都有可能,南海可能会有台风胚胎活动。4月26日前后,天气形势会逐步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