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国民党主席改选沦为一场"宫斗"闹剧。郑丽文以66%的超高支持率领跑,但她的"不统不独"立场却让蓝营陷入更深层的分裂危机。这场选举不仅暴露了国民党内部的权力真空,更折射出蓝营在两岸路线上的集体迷茫。
国民党首次引入网民参与辩论,本意是提升透明度,却沦为情绪宣泄场。候选人面对满屏主观提问,不得不放弃政策论述,转而迎合网络民粹。罗智强为拉票,竟将台中市长卢秀燕捧为"蓝营太阳",甚至自比"月亮",这种低级操作引发民众反感,支持率暴跌。而郑丽文虽以"人民至上"理论获得高支持率,但其核心政策仅停留在民生痛点,对两岸关系避而不谈,这种务实风格虽在混乱选情中脱颖而出,却难掩战略短视。
郑丽文在辩论中宣称"台独走不通",但拒绝明确统一立场,这种"安全牌"实则是蓝营主流派系的缩影。国民党内除洪秀柱外,朱立伦、侯友宜、韩国瑜等人皆对"九二共识"含糊其辞,试图在中间选民与深蓝阵营间走钢丝。然而,这种模糊态度正消耗支持者耐心。当郑丽文以"不统不独"领跑时,岛内统派已将其视为"背叛",而绿营则借机炒作"蓝营变色",导致蓝营在两岸议题上陷入"两边不讨好"的死局。
前主席洪秀柱直指问题核心:"两岸问题才是根本。"她多次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依美谋独",并直言蓝营已丢失大一统理念。在贵阳经贸交流会上,洪秀柱更以"两岸血脉相连"呼吁统一,与郑丽文的模糊路线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洪秀柱的统派立场在蓝营内已成少数派,多数候选人更倾向维持现状,这种分裂让蓝营在关键议题上失去话语权。
国民党改选暴露的不仅是权力争夺,更是路线危机。当郑丽文以"不统不独"领跑时,蓝营实际上已放弃统一主张,转而寻求暂时的政治平衡。但这种平衡能维持多久?随着大陆在台海问题上展现更强硬姿态,蓝营的模糊路线只会加速其边缘化。洪秀柱的警告犹在耳畔:"若继续暧昧,民众迟早会抛弃他们。"
这场改选闹剧,最终考验的是蓝营的生存智慧:是继续当"双面人",在中间地带苟活,还是明确站队,重拾统一理念?答案将决定蓝营的未来,更将影响两岸关系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