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四年,安南国乱臣诛杀安南王室,屠戮明朝军官,在安南国使臣的力请下,朱棣忍无可忍,派遣陈国公朱能等人出征,平定安南叛乱。这场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只一年时间就平定叛乱。

其后,又因各方归附,大明朝廷在永乐六年把安南改为交趾布政使司,将其直接划入明朝统治。

然而,永乐皇帝去世后,明朝对安南统治力却逐渐下降,及至于宣德年间,明朝廷逐步放弃交趾郡,最终让安南"复国"。

此事让明宣宗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污点"--因为在学界广泛认为:放弃交趾郡,沉重的打击了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

失去安南,则意味着没有西洋,这对明朝后来的发展来讲是一个重大隐患。

历史上的明宣宗文治武功样样精通,还延续父亲的仁政理念,开创盛世,算是不可多得的明君。为何英明神武的他会做出如此短智的决策呢?这一怪异现象的背后到底有何隐情?

一、永乐盛世的"阴影"

永乐盛世建立起的华夷秩序,让明朝再次迎来"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要知道没,上一次估计还是唐朝,只是这种秩序的维系需要强大的国力来支撑。

所以在永乐一朝的光芒下,其实隐藏着危机,并在仁宣时期逐渐显现出来。

1、经济压力

自永乐二年以来,江南地区就发生重大洪水,而当时江南占明朝财政收入近三成,此举使得明朝财力受到不小的影响。

同时,北方地区尤其是山东、河南,出现了多年不遇的重大蝗灾和干旱天气,流民遍地,饥饿人数高达数百万,北方生产出现严重的停滞现象。

此后永乐几年,全国各地也几乎是连年遭灾,黄河长江洪患,西北、西南干旱无水,重灾蝗灾等各种灾害频发。

尽管有连年的灾害,但明成祖依旧要纠正朱允炆时期的弊病,不得不进行一些大工程建设。

例如郑和下西洋造船花费1400万两,占明朝一年收入的1/3;又例如迁都北京,又是一笔巨大的人力物力的花销。同时还有永乐皇帝对北方的连年征战,兵马钱粮更是所费无数。

如此一来,到仁宣二朝时,明朝国力已经捉襟见肘,以至于仁宗一朝只能休养生息,但期间也不过一年时间,因此宣宗朝时期国力依旧亟待恢复。

2、政治的压力

永乐帝虽然开创盛世,但其政治上也给后人留下隐患。

例如他对皇子、太子的制衡之术,导致仁宣二朝都面临汉王朱高煦的威胁,致使新朝需应对削藩平叛的压力。

还有永乐帝连续不断对北方政权强势出击,导致国力空耗,虽有一定成效,但并不大,要不然仁宣时期北边形势不会那么严峻。

根据陈武强的统计,自永乐之后,北部蒙古对明朝边境的侵扰行为明显急剧增加。如此一来,明宣宗在上台之初就面临着国力紧张局面,能够运转的空间并不大。

二、安南地区的现实

在国力紧张局势下,安南地区动荡不安的现象,也进一步加剧明宣宗的统治压力。

早在永乐年间,永乐皇帝就命丰城侯李彬作为总兵官镇守安南,但当地的叛乱就一直没有平息,李彬仍然一直在四处讨伐。

到仁宗一朝,明朝又派安平伯李安前往安南辅助平乱;至于宣宗一代,明朝依旧派出过成山侯王通为征夷将军,继续去安南讨伐叛军。

也就是说,从永乐到宣德初年,安南地区便一直动乱不断,使得明朝不得不劳师远征,为本来就紧张的国力再加了一笔负担。

而且让人不得不重视的是,在宣宗初期明朝对安南的付出,要比前朝大得多。

根据统计,从宣德元年四月到宣德二年正月,前后十个月间,宣宗多次调兵前往安南,但战场却屡屡失利。

例如宣德元年七月,为事官方政等征剿黎利,但因同征官员配合不当失败。十月,都指挥袁亮讨叛军失利,指挥陶森、钱辅被杀,士卒五百余人皆被俘。十一月,黎利部下黎善攻交州城,王通于宁桥中伏,死伤二三万人,尚书陈洽战死,指挥李腾等人被俘,王通重伤而归。

即便到宣德二年,明朝依旧调遣三万三千人进入安南平叛,但当时安远侯柳升连破黎利防守,有些轻敌,在倒马坡中伏、命丧黄泉。

柳升死后,右参将都督崔聚整合大军,至昌江与叛军交战,崔聚被俘,郎中史安、主事陈镛、李宗昉等皆战死,全军覆没。

历史资料记载:征讨安南叛军,已经导致明朝地方叛乱和守备、劳役用人不足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此,宣宗一朝对安南的"成本"已经达到必须要做决策是否放弃的地步。

三、宣宗的态度

在仁宗时期,曾要求原本派遣出使他国的官员悉数回京,大规模停止国内外宝石马匹、木材等一应物料的采买,停止各处修造海船。推行稳健、务实的内外政策。

在对待安南的态度上,仁宗强调以怀柔招降为主,不愿意轻易动用武力。宣宗初期延续并且深化了仁宗时期的政策,因此宣宗一开始对待安南的态度,依旧是主张怀柔。

及至战场失利,宣宗终于在宣德元年四月正是提出放弃安南的意图,他找到了夏原吉、杨士奇等4位大臣,表达态度,即:"使自为一国,岁奉长贡,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如何?"

但宣宗却遭到夏元吉等人的坚决反对,认为此举会损害明朝威望。君臣之间未能达成一致,针对安南的战争也只能继续。

宣德二年正月,明宣宗再次对杨荣、杨士奇提出放弃安南,要"使中国之人皆安于无事。"此后等到柳升等人全军覆没,明宣宗更是进一步明确表示不能再"虚内事外"了。

除此以外,在洪熙元年8月,安南叛寇陆文律等人请降,宣宗就曾对官员表明态度:"蛮夷之人,叛服不常,从古而然,不足为怪。若穷兵黩武,亦非帝王盛德事。"

因此,从宣宗当太子以来,他似乎就对安南并不怎么重视,等到他上位时,又继承仁宗的务实政策,在平定安南之乱连续受挫后,放弃安南的念头越来越重。

当时只需要一个"引子",就能将其变为现实。

四、北方的变故

很快,来自于北方的一个意外事件,让宣宗有了机会。

宣德三年,宣宗到北京巡边,恰逢兀良哈率领万众侵扰边境。当时宣宗大怒,索性御驾亲征,率三千精兵独自与之交战。

此战当中,宣宗这位在他人印象中文质彬彬的蟋蟀皇帝表现的极为悍勇,亲自射杀对方前锋三人,挫败敌人锐气。之后让铁骑从两翼夹击,飞矢、神机炮齐发,打得兀良哈大败。

但宣宗并没有选择罢手,而是继续率数百骑兵猛追,兀良哈部本想还手,但看到黄龙旗,知道是明朝皇帝亲至,于是慌忙下跪请降。

此战大获全胜,宣宗不仅大破敌军,缴获大批牛羊辎重,而且还命诸将捣毁敌人巢穴,来了一出斩草除根的戏码,史书称之为"宽河大捷"。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这不是一场大胜仗吗?怎么成为宣宗放弃安南的一个意外变故呢?原来,这场大胜仗的背后,是北方危机的来袭,此战之后的明朝,已经没得选了。

正如前文所说,根据陈武强在《洪武至正统年间蒙古诸部轻饶九边的时空分布》统计:自永乐以后,北部蒙古对明朝边境的侵扰行为加剧,在永乐20年间蒙古对明朝的侵扰仅有7次。但在宣德朝十年间,次数居然达到了20次之多。

那么为何会如此呢?原因出在朱棣五征漠北上面。

在永乐朝,明朝连续不断的发动对北方的进攻,虽然声势浩大,大显明军威风,可却并未根本性的改变明朝北方的危机,反而让北方蒙古各部落开始抱团,趋向于统一。

蒙古统一的过程比较缓慢,而且也出现北方各部落内斗激烈化的表现,再加上永乐各种新政,导致仁宣二朝国力不足,对待北方采取不干涉态度,所以北方蒙古各部统一速度进一步加快,带给明朝的压迫感越来越强。

虽然这一过程要到正统初年,蒙古才基本统一,但在宣德三年,北方的威胁已经袭来,而且远超以往。

--例如,在北方各部中,实力较弱的兀良哈三卫斗不过瓦剌和鞑靼,只能逐渐南下,使得兀良哈三卫提前引爆战争。

客观来说,兀良哈三卫并不是明朝的对手,但为了生存,他们沿袭以往游牧民族的习惯,不断的袭扰明朝边境,如此便加剧了明朝北境的紧张。

不过仁宗在位时期一直试图保障边境和平,数次赦免兀良哈三卫扰边的罪过,并且以朝贡贸易拉拢对方。为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兀良哈三卫还真在仁宗时期与明朝保持一种"默契感",双方虽有小摩擦,但并没有大冲突。

但到宣宗一朝,局势开始变化,北方阿鲁台开始侵扰兀良哈三卫,试图再次控制对方。而兀良哈三卫也欺负明朝软弱妥协,在宣宗的怀柔政策下不断得寸进尺,让边境再次陷入紧张。

宣德三年正月,边军奏报,兀良哈三卫跨越规范区域南下牧马,被宣宗拒绝,不过当时仅是用圣旨去表示训诫。

而宣宗的仁厚没有换来兀良哈体谅,对方还变本加厉,宣宗这才忍无可忍,有了后来御驾亲征打下宽河之战。

虽然此战大胜,但史书记载:明朝对兀良哈的行动,增加了明朝来自兀良哈三卫的边境压力,明朝一度枕戈待旦,以防御来自于兀良哈三卫的复仇入侵。

后来,兀良哈三卫审时度势依旧遣使朝贡,宣宗再次赦免了他们的劫掠之罪。可兀良哈三卫狗改不了吃屎,还是没有停止南下游牧的活动,双方几次差点擦枪走火。

总之,兀良哈三卫一直在触碰明朝的敏感神经,双方进行了漫长的拉扯。

而且,一个兀良哈就已经让明朝边军无法卸甲,而兀良哈的背后还有阿鲁台等更强大、正在尝试统一的蒙古各部。因此,在勉强缓和兀良哈关系后,明朝北境战斗依旧不断。

根据明宣宗实录的统计,从宣德元年1月至六年1月,相当规模的越墙杀掠竟达26次之多,至于小规模的入侵,可以说是天天有警,日日被掠。

其中宣德四年6月,寇入开平境,杀掠独石等处官军、人畜。镇抚张信、百户卢让死之。同年八月辛丑,辽东总兵官都督佥事巫凯奏:"近虏寇三犯边,虽调官军追捕,前后被其杀伤者二十余人,被掠者八十余人,马牛一百六十匹。

蒙古骑兵在边墙之外,如同"幽灵"一样,边军稍有麻痹,就会被越关杀掠,这给边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以至于取得宽河之战的宣宗,也只能仿照朱元璋案例,修葺城池,固守封疆,进行被动防御。

面对北方正在凝聚成型的莫大威胁,初上任的宣宗已经无力南顾,最终在御驾亲征胜利后,选择耻辱退却。

从宣德三年开始,宣宗从安南全面撤退,到明正统元年,明英宗正式册封安南国王。至此,明朝失去了交趾郡。明宣宗此举虽然是无奈,却也是国力受限下做出的最优选择。

然而,他的这一策略也彻底将安南这片区域列入到可以"被放弃"的名单当中,算是开了一个先例导致嘉靖时期虽然凭借绝对武力打败安南,但并没将其视为己有,只是任由当地安南统治者世袭,换来名义上的回归。

再后来,明朝自顾不暇,清朝入主中原。清朝延续明朝的态度,同样看不上安南这块偏远地区,也未对该地区进行深入管制。

及至嘉庆时期,这位君王更是亲自授予安南"越南"的国号。至此,安南从历史中消失,变成了我们如今的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