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炸锅了,《花千骨》那首《年轮》被扒出版权问题。网友翻出旧账说当年汪苏泷写了这首歌,但没当原唱,反而让张碧晨录了。这事搁现在又被翻出来,剧方赶紧出来解释,说是公司打包给的,他们只负责选不负责版权。

事情得从头说起。制片人唐丽君说,当时选歌都是海蝶音乐公司整理好的小样,剧组没细挑,就随便选了。至于汪苏泷是不是创作者,他们也不知道,反正版权这事归公司管。其实汪苏泷是海蝶的员工,员工写的歌本来就是公司的,跟剧组没关系。

争议主要两个方向。一是觉得汪苏泷被坑,写了歌却没当原唱,但公司制度就是这么定的。二是质疑张碧晨是不是抢了别人的歌,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歌手试唱小样被选上是行业常态,像《凉凉》也是先有小样再确定歌手。

网上吵得最凶的是"被坑"和"抢唱"这两个词。其实剧方解释过,他们按合同办事,选歌流程合规。但观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能是觉得选歌环节太透明了,感觉像买盲盒似的。

有人觉得这种合作模式效率高,能快速配好歌曲。也有人觉得太敷衍,好像随便选个曲子糊弄事。两边观点一直没统一过,各有各的道理。

现在更多人开始关注版权问题。之前大家可能觉得歌好听就行,但现在知道一首歌牵扯到很多人,尤其是创作者的劳动成果不能被随便拿走。

总之这件事挺复杂的,牵扯到版权归属、公司分工还有观众期待。剧方已经撇清关系,但背后的行业问题还是得慢慢解决。

这事儿提醒我看歌的时候,得多想想背后的流程。不过话说回来,能听到好歌就行,管是谁写的呢,反正大家都是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