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使用了包括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60枚导弹,并拿下了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卢甘斯克。

要知道,卢甘斯克可是乌克兰重要的工业中心,丢掉它不仅意味着乌克兰在东部的防线一退再退,更是对乌克兰工业根基的重创。

面对这样的惨状,泽连斯基再度在社交媒体控诉俄罗斯对乌克兰在过去一周发起的猛烈攻势,同时隔空喊话美欧,期待美欧等伙伴为乌提供支持,并对俄施加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俄罗斯发起猛攻前几天,普京曾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俄乌谈判小组正保持密切联系,下一轮谈判主题也已经明朗。

普京还强调,在完成于土耳其达成的交换战俘等协议内容后,俄乌双方将举行第三轮谈判,并且俄罗斯已为此做好准备。

换句话说,俄罗斯现在是在逼乌克兰回到谈判桌前,试图以战逼和,主导谈判进程。

除了来自俄罗斯的外部压力,乌克兰内部情况也不容乐观。

当地时间6月24日,乌社会政策部长佐尔诺维奇现身表态,称乌克兰当前至少有350万人处于"闲置状态",并表示要把这些人"动员"起来,不能白白增加政府的负担。

据悉,这350万人里有大量的老人、残疾人,以及照顾战乱孤儿的女性。

有分析认为,之所以要动员这些"闲置"人员,是因为乌克兰现在财政状况堪忧,已经无力承担数百万弱势群体的保障支出。

与此同时,乌政府人事变动的传闻不断,甚至现任总理什梅加尔也被传要辞职。

一边是社会保障体系崩坏,一边政坛不稳,这对乌克兰的打击不亚于正面战场上俄罗斯发动的攻击。

不仅如此,我们知道乌克兰农业资源丰富,黑土面积甚至占世界黑土总量的25%,被誉为"欧洲粮仓",这也是乌克兰能够持续作战的底气。

但受战争及天气异常等原因影响,乌农业部长科瓦利近期已经放话,称乌克兰2025年谷物产量可能降至5100万吨,同比2024年将下降10%,且其他作物产量也将缩水。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也终于承认,俄军对乌地下储气设施和气田的打击有效,预计会造成价值约20亿欧元的天然气缺口,且一半的缺口乌克兰自身难以补救,为此,泽连斯基打算向西方寻求援助。

受此影响,仅5月1日至5月28日,乌克兰每立方千米的天然气价格已经从18180格里夫纳上涨到了22644格里夫纳,且这种上涨完全没有上限,无疑会使乌克兰本就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也正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泽连斯基在29日签署法令,批准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所谓《渥太华禁雷公约》,即指《关于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凡缔约国都要承诺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

泽连斯基签署退出该公约的法令,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乌克兰可能已无力在正面战场上与俄军对抗,要转变作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