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中国在清明节假期发动密集反击,直击美国经济命门,然而印度越南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甚至可能会将大好形势搞砸,那么他们都做了什么?又将为此付出哪些代价?
一、中国"11箭齐发":精准打击美国七寸
自特朗普关税战打响后,中国就实施对等暴击,对美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覆盖2024年1636亿美元的进口额,并重点打击农产品,此外还祭出了产业链断供杀招,稀土出口管制覆盖17种关键矿产,F35生产线将因此面临瘫痪,16家美军工企业被禁售,雷神导弹芯片供应商赛尼克斯也遭到精准封杀,高盛预测美国GDP将衰退1.5%,消费者物价指数或飙升2%。
而这套关税加断供的组合拳,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破防狂喷全大写,却对反制措施只字不提,商人总统的色厉内荏暴露无遗,不过当中国强势反击时,有两大制造业新星却选择屈膝妥协,其中越南以零关税豪赌,印度则进行战略性投降。
二、越南印度"光速滑跪":绥靖主义的代价
贸易战撕裂世界经贸版图,各国选择泾渭分明,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和越南,越南主动将汽车关税从64%腰斩至32%,液化天然气关税也从5%降至2%,并允许马斯克星链全资入越,牺牲数字主权来换取45天缓刑期,对美顺差达1046亿美元,却承诺打击中国中转贸易自断经脉。
另一边的印度更是连夜签署协议,将55%的美国商品关税归零,同时取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谷歌税,将仿制药定价权拱手相让,幻想承接中国转移的产业链,却又不敢对美1160亿美元的顺差进行反击,这种割肉饲虎的策略,使越南代工企业成本直接飙升400%,印度本土制造业被美货冲垮风险激增。
三、全球站队图谱:硬骨头与软脚虾的分野
在这场关税战中,也出现了不少硬刚派,欧盟拟对28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税,空客抢走波音价值120亿美元的订单,加拿大汽车关税反击直捣密歇根州票仓,精准打击了特朗普基本盘,巴西联合37国在WTO起诉美国,南美大豆也集体转向中国买家,由此可见只有掌握全产业链或高端技术壁垒的经济体,才有资格上牌桌对赌。
四、破局关键:中国为何敢打"经济上甘岭"
中国强硬反击特朗普关税战的底气,源于三大战略支点,第一就是内循环托底,有41万亿内需市场撑腰,对美出口占比从19%降至14%,汽车、光伏等产业完成进口替代,芯片自给率也突破了70%,第二就是盟友圈扩容,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占比达42%,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网覆盖132国,其中最关键的是沙特石油人民币结算破冰,第三就是科技反制能力,17种管制矿产可瘫痪F35、爱国者导弹生产线,大疆无人机也渗透美军62%,通过科技卡脖子实现了攻守逆转。
结语:新秩序黎明前的黑暗
从越南代工厂的焦虑,到欧盟空客的强势抢单,再到金砖国家的本币联盟,世界正在见证美元霸权的黄昏,中国的反击不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全球化存续杀出一条血路,妥协换不来尊重,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更拿不到,真正的经济安全,永远建立在核心技术自主与市场多元化的铁壁之上,当风暴来临时,唯有自身强大,方能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