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要通过关税工具讹诈中国,但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恶果已经开始显现,这次轮到美方吃瘪了。

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迫于内部反对声,以及股市、债市的低迷行情,宣布暂停"对等关税"的实施。不过他将中国单独排除在外,理由是中方对美方采取了反制措施。不仅如此,他还将关税再次提高至125%,加上3月初已经生效的20%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的关税税率已经高达145%。不过当特朗普决定加征50%时,其实再往后加税,在经贸层面的意义已经不大。

在特朗普宣布暂缓"对等关税"实施后,便开始鼓励投资者大量买入,美股也迎来了短期的大幅上涨。不过好景不长,在经历了周三的一轮上涨后,周四美股三大指数又开始暴跌。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解释称,这是大行情后的"正常回调",美财长则称没有看到"任何异常"。

不过这套说辞,恐怕只是敷衍外界的担忧。美股三大指数不断暴跌,美债收益率上涨,背后的根本原因,还在特朗普朝令夕改的贸易政策,让市场充满了恐慌情绪。即便他暂缓"对等关税"的实施,试图稳住市场行情,但投资者们的担忧并没有消除,因为大家都清楚,特朗普的权力不受限制,他的行事风格又是我行我素。

当特朗普任命的贸易代表在国会解释着为什么要征收"对等关税"时,他却突然宣布暂缓实施。这说明即便是特朗普团队内部,也不清楚他的关税战略到底是什么。这种情况下,市场的恐慌情绪将持续存在。

除了股市、债市面临巨大压力外,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的另一个恶果正在显现,那就是美国农产品的在华市场份额,将逐步减少。据美媒报道,中国进口商在上半周从巴西一口气采购了至少40船的大豆,预计5-7月就会交付。

美国大豆的出口极为依赖中国市场,去年美国生产的大豆,有接近一半都用于出口,而这部分出口的大豆,有54%都卖到了中国市场,这还是在中国不断优化大豆进口配置的情况下。这种贸易关系的形成很简单,中国需求量大,全球60%的大豆最终都流向了中国,美国又是主要大豆生产国。

原本中美可以互利共赢,但现在美国要对中国搞贸易霸凌,中方无论是出于反制需要,还是为了规避风险,都必然会减少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特朗普对华加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中方多买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但现在看来,他对华滥施关税的做法,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必然是第三方。中国庞大的需求量没有变,少从美国买,必然就需要从其他国家多买点,而与中方经贸关系密切,且同为农产品出口大国的巴西,无疑就成了最大的赢家。

近期中方公布的白皮书中也明确提到了,中美贸易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虽然两个超级大国难免有分歧,但总体来说合作空间明显更大。如今特朗普却倒行逆施,妄图违背市场规律强行对中国加征关税,试图以牺牲中国利益来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单赢"的想法不可能实现,中方也绝不会接受。

所以奉劝特朗普,摒弃"美国利益至上"的错误理念,互利共赢才是正确的合作之道。如果真的想解决问题,就应该积极回应中方的关切,拿出诚意,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解决,而不是自顾自的不断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