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的U20亚洲杯1/4决赛中,中国U20国青队以0-1的比分遗憾输给沙特U20国青,无缘四强,也失去了参加世青赛的资格。纵观全场比赛,中国U20国青队可以说始终占据主动权,王钰栋在第30分钟的单刀以及第58分钟创造的点球,都让中国队距离进球仅一步之遥。
遗憾的是刘诚宇的点球被沙特门将扑出,错失拿下比赛的绝佳机会。尤其是补时阶段,沙特队完成了一次读秒反击。
比赛结束后,韩国媒体《朝鲜体育》对本场比赛进行了报道,只不过文章标题就不太友好,该媒体将U20国青队称为"最近40年最正常的一支球队",却连世青赛都进不去。这种言论无疑带有些许轻视和嘲讽,也侧面反映出中国足球的尴尬处境。
客观来讲,韩媒的评价的确有些混淆视听,不能因为一场失利就否定整支球队的努力和进步。这支中国队在小组赛以2胜1负的成绩提前出线。王钰栋、蒯纪闻、毛伟杰、依木兰,包括罚失点球的刘诚宇都具备不错的潜质,只不过,国内的足球环境决定了他们的成长上限,这绝对算是困扰国内球员提升的最大"顽疾"。
中国足球与亚洲强队相比,在青训体系、球员培养、联赛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导致在国际比赛中往往处于劣势。
尽管如此,中国足球由弱到强仍然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取得质的飞跃,但也不能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失去信心。这是球员、球迷、媒体都要认清的严峻现实,中国足球需要更加科学的规划和更加系统的执行。
U20国青的亚洲杯征程已经结束,但中国足球的发展仍在继续。虽然国青队关键战遭遇了失利,但我们也看到了希望和潜力。这支年轻的球队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不俗的实力,他们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
需要承认的是,韩国足球的水平在现阶段的确强于中国足球,有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恐韩症"也让韩国国字号、俱乐部在对阵中国球队时自带优越感,但是不能因为这些而任意奚落贬低中国足球。
正所谓:成王败寇,扭转不利舆论的唯一方式就是在赛场之上用实力回击一些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