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人社部财政部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正式出炉了,今年养老金调整有一个重大的变化,这就是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那具体怎么倾斜呢?

2025年养老金调整向养老金较低群体倾斜

人社部官网已经正式公布了养老金调整通知的全文,确定了养老金的调整时间,调整比例,调整范围和调整办法,从2025年1月1日起上调,涨幅2%,2024年底之前的退休人员可以上调。

在调整办法方面,今年有一个重要的变化,虽然今年还是继续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的办法进行,但是侧重点有了不同,通知里清楚的写了一句话: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

这句话可以说是价值千金,对于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员,尤其是企业退休人员更是一个福音。养老金水平较低的群体,在2025年养老金调整中就可以分到更多钱。

很多退休人员关心的是,具体怎么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的群体倾斜呢?

由于这只是原则性的一句话,更具体的规则会在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中体现。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人民日报发布了专家的解读文章,文章中提到的一段话非常重要,原话是这么说的--

定额调整和适当倾斜主要体现公平性,调整效果对于基本养老金水平居于中低档的退休人员最为显著;而挂钩调整主要体现效率,以激励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长缴费、多缴费。

既然已经明确定额调整和倾斜调整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调整效果最为显著,因此我们就可以预期,今年养老金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的群体倾斜的做法就是,提高定额调整和适当倾斜的比重,而挂钩调整的比重就相对降低了。

在全国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之后,31省份2025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也将会陆续出炉,我们可能会在各地养老金调整细则中看到定额调整和倾斜调整比重的提升,尤其倾斜调整本身面对的就是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这两类人本身就属于养老金较低的群体,所以倾斜调整的比重提升可能更大。

案例演示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演示一下,对比2024年和2025年的上调金额,2024年和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变化就是,2025年的定额调整标准和倾斜调整标准有所提升。

假设退休人员养老金2500元,工龄25年,年龄72岁,在艰苦边远地区。

2024年的定额调整是25元,养老金挂钩调整1%,工龄每满一年增加一元,高龄退休人员上涨10元,艰苦边远地区上涨5元。

2025年的定额调整标准是40元,养老金挂钩调整的比例是0.5%,工龄的单价是0.5元,高龄退休人员上涨15元,艰苦边远地区上涨10元。

2024年上涨金额计算

根据2024年调整规则,该退休人员的上涨金额由五项构成:定额调整25元,养老金挂钩调整(2500×1%=25元),工龄挂钩调整(25×1=25元),高龄补贴10元,艰苦边远地区补贴5元。各项相加后,2024年总上涨金额为25+25+25+10+5=90元。

2025年上涨金额计算

2025年调整规则下,上涨金额包括:定额调整40元,养老金挂钩调整(2500×0.5%=12.5元),工龄挂钩调整(25×0.5=12.5元),高龄补贴15元,艰苦边远地区补贴13元。各项合计,2025年总上涨金额为40+12.5+12.5+15+13=93元。

两年上涨金额差额

2025年比2024年多上涨3元,差额为93-90=3元。这一差额源于2025年定额、高龄及艰苦地区补贴的提高,部分抵消了养老金挂钩比例和工龄单价的下降,最终使2025年涨幅略高于2024年,体现了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