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5年2月11日消息,河北邢台地区面企普麦进厂价为1.20 - 1.201元/斤,河南驻马店遂平地区面企收购价为1.206 - 1.221元/斤。那么,在新麦上市前,小麦价格能否稳定涨至1.2元以上,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深入剖析。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5年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设定为每斤1.19元,这一政策犹如坚实的托底,确保了小麦价格不会过度下跌。不过,其主要作用在于稳定价格下限,对推动价格大幅上涨至1.2元以上,直接影响力相对有限。

供需关系无疑是决定价格走向的关键因素。在供应端,倘若2024年小麦库存尚有一定余量,并且在新麦上市前,还有政策性小麦持续投放市场,补充供应,那么市场上的小麦供应将较为充足,这无疑会给价格上涨带来较大压力。然而,倘若在新麦上市前,出现运输受阻、仓储意外等特殊情况,导致局部地区供应受限,那么这些地区的小麦价格则可能因供不应求而上涨。需求端同样不容忽视,在新麦上市前,若面粉等食品加工行业因节日等因素,如春节、元宵节前后,出现集中采购需求,或者饲料用小麦需求因养殖行业的复苏而显著增加,那么小麦价格将会受到有力的拉动而上涨。反之,若整体需求持续疲软,价格上涨便缺乏足够的动力。

气候因素对小麦价格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在新麦上市前,若小麦主产区遭遇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致使小麦减产或质量下滑,市场供应预期减少,价格大概率会上涨。以2023年部分地区小麦受灾为例,当时就对小麦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相反,若气候条件良好,小麦生长一帆风顺,产量和质量均有保障,那么价格上涨的动力就会明显不足。

国际市场的动态也会对国内小麦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若全球小麦主产区,如美国、俄罗斯等地,遭遇极端天气而减产,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扬,这将为中国市场带来输入性支撑,国内小麦价格有望借此东风涨至1.2元以上。反之,若全球小麦供应充裕,价格持续下跌,那么国内市场将面临外部压力,价格上涨空间将受到极大限制。

综上所述,新麦上市前小麦价格能否稳定涨至1.2元以上,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持续关注政策动态、供需变化、气候状况以及国际市场走势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