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母最近摊上大事了!电磁弹射器订单停滞,蒸汽弹射器生产线凉凉,现在连最基本的配件都凑不齐。
福特级航母砸进去的8台电磁弹射器,故障率高得离谱,平均弹射400次就要大修,离美军要求的4100次差了十倍。
更魔幻的是,明明能用几十年的蒸汽弹射技术,现在图纸还在、专利还在,但产业链早就断代了--核心供应商消失,老师傅退休,生产线拆得七零八落。
军工复合体的算盘打得真精:35岁技术骨干被应届生替换,只因新人工资便宜年报好看。股东们数着分红笑开花,谁管十年后航母能不能起飞?
回头看看咱们的科研院所,老师傅手把手带徒弟,一个项目三代人接力攻关。国家包吃包住包养老,这才有了六代机实机试飞时,美国人还在画PPT的魔幻场景。
军舰造价更是一面照妖镜:伯克级驱逐舰39亿美元的天价,够咱们造10艘052D。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报价飙到300亿,够买15艘福建舰。
私企垄断供应链的恶果开始显现,连潜艇阀门电缆都要独家定制,成本层层加码。难怪网友调侃:"自由市场"的尽头,是军工老板的私人飞机又换新款了。
看着纽波特纽斯船厂生锈的龙门吊,再对比咱们船坞里下饺子的055大驱,突然想起那句话--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