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于沫涵)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随着7月9日欧美贸易谈判最后期限临近,欧盟成员国对美谈判立场趋于强硬,坚持将美国取消对欧盟关税作为任何协议的一部分。

据报道,美国已向欧盟表示,最有可能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类似美英贸易协议,在谈判继续期间保留部分关税。欧盟希望美方长期取消或大幅削减关税,并已要求本周访美的欧盟委员会委员谢夫乔维奇,主张任何协议都必须包括从7月9日起降低对欧盟出口商品的10%基准关税,并削减高关税行业的关税。

谢夫乔维奇定于3日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会谈。分析人士指出,这将是欧盟争取协议、避免被征高额关税的关键窗口期。为什么临近欧美贸易谈判最后期限,欧盟态度转硬?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欧美之间打了几个回合,从一开始特朗普漫天要价,到后期双方展开了一系列谈判,再到此前美国作出所谓暂缓征税的决定,实际上是给双方留下了一定的缓和空间,但随着7月9日美国方面延期最后期限到来,欧美在谈判层面并没有取得什么积极进展。一方面现在欧洲的确在现实利益上,对美国依赖非常大,不仅在贸易投资上对美国有依赖,现在在能源和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进一步加大。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欧洲来说,要寻求和美国妥协应该比较符合当前利益。另一方面现在让欧洲仍然有一些预料不到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政策,出乎了欧洲预料。在这个背景下,现在欧盟是试图采取所谓的强硬立场,希望在最后时刻能够给美国施加影响,让美国和其达成一种所谓的有条件的相互妥协。"

欧盟方面预期这次欧美谈判所有结果都是可能,包括谈判破裂,这可能导致美国重新征收高额"对等关税"及其他关税。目前,美国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对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同时,美国正考虑将对欧盟关税进一步扩大到木材、航空零部件、药品、芯片和关键矿产等领域。若谈判失败,将产生哪些影响?

崔洪建表示:"如果接下来欧美逐渐走向了经贸利益不可调和的程度,短期内一方面会对欧美各自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同时也会进一步促进当前整个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尤其是欧洲,如果未来为了减少来自美国的伤害,它可能会对自身产业链供应链,包括贸易和投资的目的地做一些重新规划。这样一来,当前与西方发达经济体为中心的一些市场或者一些区域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当然短期内这种动荡不仅会对欧美双方带来影响,也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转带来冲击。"

知情人士表示,欧盟在是否采取反制措施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欧盟曾决定对210亿欧元的美国输欧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此后暂停征收关税至7月14日。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在起草一项涉及价值950亿欧元商品的对美关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