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时间已所剩无几,欧盟下达通牒,报复清单已定好,当此局势,特朗普火烧眉毛,将被迫二选一。特朗普会作何抉择呢?

日前,欧盟公布了对美关税反制清单,显示如果美欧贸易谈判破裂,那么欧盟将计划对美国输入欧洲的大量民用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总值大概在950亿欧元。在4月,欧盟已经对更早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钢铁和铝制品加征的无理关税发起了报复性措施,这次下通牒,应该是针对4月2号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候欧盟宣称报复清单已经定好,带有很强的针对性。近期有大量消息表明,美国已经和英国达成了贸易协议,这也就意味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终于取得了那么一点细微的"成效",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实际意义约等于没有。为什么呢?

事实上,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单向贸易,其实也就几百亿美元,加上受撒切尔主义影响,英国的制造业其实已经衰退的非常严重了,虽然也有一定产业,比如还造点汽车,但它们真正的经济支柱是第三产业,比如金融业和服务业。因此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英国的影响并不大。相对应的,这也就表明美英这一贸易协议,对美国其实达成不了多少利好,甚至还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这一贸易协议的签署,英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就只需承担10%的关税,而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曾签署过一份《美加墨三国协议》,造成美国本土汽车企业很多都将零件工厂转移到了加拿大和墨西哥,随着特朗普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使得美国本土汽车品牌进入美国市场,面临的关税竟然比英国汽车还高!

但现在特朗普已经没招了,他本意是用关税逼各国和美国签署极大利好美国的贸易协议,对此全球多国都不想让步。比如中国就明确不会让步,虽然中方已经和美方高官在瑞士会面,但参考外交部和商务部的表态,只要特朗普不放弃关税倾轧,中方依然不会和美方达成贸易协议的。

日本和韩国,或许是看到中方的坚持和反制起到了效果,加上国内局势,韩国下个月将开启大选,日本国内则对特朗普的关税倾轧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所以两国原本已经准备好让步,日方甚至已经和美方开启谈判进程,但近期又均改口,不忙于妥协了。于是此前又有报道称,特朗普打算以印度作为突破口,树立一个贸易协议的榜样,然而近期印度发生了啥事儿,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打成这样,直到10号才确认同意立即停火,这期间,印度肯定也没空谈贸易协议什么的。

所以特朗普放眼望去,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国里面,好像也就剩下一个英国能和美国谈了,所以哪怕牺牲美国本土汽车的利益,特朗普也要达成贸易协议,先做个样子,证明自己的关税政策还是"有效果"的再说,同时也是为了对外放出信号,希望借此蛊惑各国对美服软。对此,日前包括福特、通用等汽车品牌,均表达了不满。

而欧盟在这个时候下达通牒,摆明了就是告诉特朗普,不要觉得英国服软了,欧盟就会让步,如果特朗普拒绝谈判或者谈不拢,欧盟依然会发起坚决反制,就像中国那样。那么特朗普现在已经被逼谈判了,他会不会放弃倾轧呢?不好说。欧盟跟美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是比较大的,反制无疑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一来欧盟这次的反制只是制定好了清单,还没有启动;二来,欧盟的反制是带有指向性的,力度比不上中国。这个信号,表明欧盟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高于中国。

面对中国强硬的反制,特朗普当下都还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倾轧,那么以特朗普一贯的一意孤行、不见棺材不掉泪程度,眼见欧盟没有中国的底气,他可能也不忙着对欧盟让步,而是选择和欧盟再硬拼一段时间。不过,特朗普可能也死硬不了多久了,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已经萎缩0.3%,继续这么下去,特朗普无法向国内交代,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其实已经无路可退,放弃野心,可能只是迟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