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卖行业格局因一项重要举措而发生了微妙变化。京东外卖宣布为旗下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一决策迅速引发行业震动,数小时后,美团也紧跟其后,宣布为旗下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提供相同福利。
图源:京东黑板报
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行业头部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上的新动向,也对整个外卖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源:美团
京东外卖作为行业新贵,于 2025年2月才正式上线,业务尚处起步阶段。据估算,其目前骑手规模不超过3万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24年,美团外卖骑手数量突破740万,预计2025年将达到800万。
而在当前外卖市场中,美团与饿了么的竞争格局由来已久。
饿了么与美团模式相近,但经营状况却截然不同。2024年,饿了么亏损 98 亿,尽管相比往年亏损已大幅收窄,但仍处于艰难的扭亏阶段。
若2025年,饿了么非餐单业务能保持增长速率,饿了么有望将亏损控制在50亿。反观美团,2024年利润高达230多亿,外界乐观估计2025年能突破300亿。
这种显著的业绩差异,充分体现了美团在现行市场规则下的强大竞争力。此前,字节跳动涉足本地生活业务,虽来势汹汹,但最终未能撼动美团的市场地位。
如今,京东外卖虽试图以 "五险一金" 为切入点,在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但从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其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不可否认的是,京东外卖宣布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一决策在金融市场上引发了强烈反应,美团股价当时出现了5%-6%的跌幅,这表明市场普遍认为此举对美团构成一定程度的利空影响。
毕竟,为庞大的骑手群体缴纳五险一金,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经测算,美团740万骑手中,符合缴纳条件(全职或稳定兼职)的比例可能有近100万人。
考虑到五险一金缴纳标准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以最低和最高标准估算,美团每年或为此支出60亿-100亿元,取平均数约为80亿。
这一数字占美团 2024 年利润的三分之一以上,看似是一笔沉重的负担。然而,深入分析美团的盈利结构后会发现,这一成本并非无法消化。
美团外卖2024年全年订单量达200亿单,平均每单利润1.17元。若每单外卖价格上调0.1元,即可增加20亿收入。
同时,美团可以通过合理削减平台补贴、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支出增加可减少企业所得税缴纳)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压力80亿的支出有望缩减至40亿。
再结合美团外卖自身在2025年的利润增长预期,原本预计从230亿增长至 300亿的利润,可能调整为增长至260亿。
这意味着,缴纳五险一金对美团的整体盈利能力虽有影响,但远未达到 "伤筋动骨" 的程度。
因此,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受冲击最大的或许是饿了么。
京东外卖的率先行动,以及美团的迅速跟进,实际上为整个外卖行业的骑手待遇标准树立了新的标杆。饿了么难以置身事外,不得不考虑跟进这一举措。
这对于原本计划在2025年大幅减亏的饿了么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原本有望将亏损控制在50亿的目标,可能因这一行业规则的改变而化为泡影,亏损规模或将重新回到高位。
从长远来看,京东外卖掀起的这场 "五险一金" 风暴,虽在短期内对美团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从战略角度分析,美团的迅速响应实际上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当京东外卖热潮退去,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一举措,反而可能成为美团的又一竞争优势。这不仅提升了美团对骑手的吸引力,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新进入者的市场准入门槛。
对于其他试图进入外卖市场的企业而言,需要承担的人力成本大幅增加,这无疑加大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难度。
而对于饿了么来说,当前的困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方面,跟进缴纳五险一金将进一步加重财务负担,使其在亏损的泥潭中陷得更深;另一方面,若能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身业务模式,优化运营流程,提升效率,或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突破点。
例如,饿了么可以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缓解因缴纳五险一金带来的财务压力。
综上所述,外卖行业的 "五险一金" 新政虽引发了短期的市场波动,但从长远来看,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团、京东、饿了么等企业在这场变革中,各自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而如何在新的行业规则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