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海伦娜·莱加达近日在题为《中国对特朗普的策略目前看来奏效了》的文章中表示,尽管美国政府仍在谈论中国构成的威胁,但美国总统特朗普急于达成协议,中国应对美国的战略似乎正在奏效。

莱加达称,为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用数年时间构建了法律、政策和制度工具,这表明其对自身发展道路以及应对美国任何行动的能力充满信心。中国正以"针锋相对"的措施应对美国的行动,并利用其对一些关键价值链的主导地位,将美国拉入旷日持久的谈判。她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行动正在强化"只要中国坚守立场并反击美国的胁迫,特朗普就会退缩"的观点。

除了证明中国"对美关系方针的正确性",莱加达认为,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采取的单边主义和交易性策略,正在为中国创造提升其全球地位的机会。莱加达说,美国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滥用关税、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及《巴黎协定》等行为,都为中国政府提供了"言辞上的弹药",证明美国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全球行为体或可靠的合作伙伴。中国或可通过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并推进改革当前全球秩序的目标。

莱加达还认为,美国政府对盟友的漠视也为中国提供了契机。在美国全球形象和软实力下降的同时,中国的民意支持率正在上升。益普索和晨间咨询公司在4月和5月进行的两项调查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好感度已超越美国,被视为在国际事务中比美国更具积极影响力的国家。美国国内的两极分化也被视为"东方崛起,西方衰落"的进一步表现。

莱加达最后指出,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来说是潜在的利好。尽管关税和出口管制会带来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影响,但这些也正推动中国更接近成为全球强国的目标,并削弱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对国际秩序的控制。不过,莱加达也提及美国未来战略仍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可能优先考虑与盟友的合作,继续将重点转向印太地区,又或是重新实施更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拒绝谈判等。然而,无论最终是否达成协议,战略竞争仍将是中国对美态度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