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三轮谈判结束,双方达成共识,将继续推动关税延期!为啥是推动,而不是立马确认呢?中方给足了诚意,问题完全出在美方身上。美财长贝森特公开表示,他要先回去向特朗普汇报。也就是说,美方暂时同意关税延期,但最终结果,得由特朗普拍板。
美方态度为啥这么拧巴?核心就在于,他们此次来者不善,想给中国挖三个大坑。结果中方抗住了压力,没让美方得逞。美国彻底失算,又不敢掀桌子破坏谈判,只能带着怨气走了。美国究竟挖了哪三个坑?中方的谈判难度有多大?中方公布的信息,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中美第三轮谈判,美国没有聚焦在关税和贸易上。按照贝森特的说法,美国核心谈到了三大问题。
一是,中国产能过剩,不止影响美国,还影响全世界了。美国的逻辑,还是老生常谈的那一套。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动了美国资本的蛋糕,让美国企业没法躺赚更多利润了。贝森特的意思很明显,中国应该压制自己的工业发展,腾出空间给美国。只有打压中国制造业,特朗普才能实现美国制造业回流。
其实中方早就强调过,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问题压根就不在中方身上。要怪,只能怪美国自己。美国资本瞧不上傻大黑粗的工业制造,全盘转向科技、金融,才是美国丧失工业能力的关键。
二是,中国采购伊朗石油。贝森特公开指责,伊朗90%石油都出口到中国了,抵消了美国制裁伊朗的效果。同一时间,特朗普与北约唱双簧。他们给普京发出最后通牒,点名威胁中印与巴西三国,不准购买俄油。中国是石油消费大国,能源安全非常重要。无论伊朗还是俄罗斯石油,量大管饱,还特别便宜。不可能因为你美国一句话,我们就不买了。可美国依然不死心,还要当面刁难,把俄伊石油当成谈判筹码,让关税谈判变得更加复杂。
三是,美国当面泼脏水,质疑中国军援俄罗斯。其实这个事,美国从俄乌战争开始,就一直在炒作了。可美国光说不练,啥证据也拿不出来。中方曾一句话霸气回应,"如果中国真的提供了军援,俄乌战场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样了。"
贝森特提到的三大问题,全都是老调重弹,也都没聚焦在关税贸易上。美国为啥要这么干?关键就是无牌可打了,只能凭空创造筹码,想尽办法为难中方。美国顾左右而言他,故意把中美谈判复杂化,可想而知中方的谈判压力有多大了。不过中方的策略也非常干脆,直接见招拆招,不陪美国绕圈子。为啥这么说呢?有两大细节。
一是,谈判提前结束了。美国此前公开透露,他们预计要跟中方谈3到4天。结果现在中美谈了一天半就结束了。美国没有马上公布谈判成果,贝森特表示要向特朗普汇报,就低调回美国了。很明显,中方没有跟美国过多纠缠,美国凭空创造的所谓筹码,全都无效了。
二是,中方不卑不亢,给足了诚意。对于谈判结果,中方用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等形容词。具体啥意思呢?就是中美双方有啥说啥,各自的核心诉求都沟通清楚了,但是呢,无法达成一致,属于是分歧很大,但也都不藏着掖着。这次没谈成,下次再谈。
美国此次瑞典谈判的态度,比伦敦谈判要更强硬了。为什么呢?因为特朗普让欧盟、日本、越南等国都屈服了。现在,就剩中国这一块硬骨头了。只要拿下中国,特朗普的关税战就要大获全胜了。但中方始终不变,无论谈还是打,我们都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