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三轮经贸磋商已经在7月29日落幕,但是在本轮的经贸磋商中,双方展现出了较多、较大的分歧,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成果。

中美双方目前聚焦于推动在5月份被暂缓实施的24%的关税继续暂缓实施,目前双方已经确定这部分关税延期实施到11月份,但是关税暂缓并不能真正解决中美双方之间存在的贸易矛盾,也无法掩盖中美双方在经贸等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矛盾的现实。

7月30日特朗普又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该命令旨在暂停从所有国家运送到美国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制度。

这项命令将于8月29日起生效,任何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进口货物都将根据包裹的价值及其原产国征收相应的关税。

这是继今年5月份特朗普下令对来自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小包裹征收关税以后的,又一次措施升级。

小额包裹主要影响的是跨国电商行业,特朗普政府以"小包裹促进了芬太尼和其他非法物质的运输"为由对其征税。

但这个理由实在是牵强,如果美方担心这些小包裹可能存在"促进芬太尼和其他非法物质的运输"情况,美方最好的做法是禁止小包裹入境,而非对其加征关税。

因为"芬太尼或其他非法物质"其成本本身就非常低廉,对小包裹加税并不能影响到这类物品入境美国,只会影响利润低廉的正常商品流入美国。

就在美方决定暂停小包裹豁免政策之后,中方这边也有动作,国家网信办约谈了英伟达。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7月31日发布了一则消息称, "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而在此之前,美国议员曾呼吁要求在美国出口的先进芯片上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而且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称,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经成熟。

国家网信办此次约谈英伟达,主要就是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针对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这一事件中方给出的回应是, "目前没有可提供的信息"。那从中美双方目前的动态来看是否就能够证明,中美有"重启关税战"的可能呢?其实可能性不太大。

第一,中美双方目前的贸易谈判虽然存在着一些较大的分歧,但是总体而言还处在正轨之上。从中美结束第三轮经贸磋商后,特朗普得知双方在此次会议中打算将关税暂缓继续延期90天后,就立马同意了这一提议。

这表明特朗普对目前中美双方的贸易谈判总体而言还是持满意态度的,而中方对中美贸易问题是持开放态度的,只要美方愿意以平等尊重的姿态与我们谈,那么中方就愿意谈下去。

第二,特朗普明确说明自己会在今年访华,同时也表示中方也会在今年到访美国。在这种情况之下,特朗普政府不可能在与中国发生"贸易战争"。

第三,中国手上有稀土这张"王牌",美国不可能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了。稀土的威力特朗普政府已经领教过了。

据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透露的信息来看,在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中,美方对中方的要求是"取消稀土管制措施"。

因为在中国还未对稀土进行管制之前,美西方对稀土的挥霍已经达到了"不知天地为何物"的级别了,中国出口的廉价稀土撑起了美国军工产业链、高新科技产业链,而美方却反过来用这些东西来威胁我们、制裁我们。

所以中方的稀土管制措施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美西方国家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再来过这种"紧巴巴的日子"当然是不自在。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美国必然是不敢也不想再和中国打贸易战了,而美国现在唯一的想法可能就是尽量的拖,一是拖延中国超越美国的速度;二是拖延美国日薄西山的速度。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规律,是美国拖不掉的,也是必须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