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日),外卖和即时零售圈炸了个大新闻--美团、饿了么、淘宝闪购三家巨头几乎同时喊话,矛头齐刷刷指向打了好几年的"价格战",直言要让行业"换个活法"。
先是美团甩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的声明,核心就一句话:别再搞"赔本赚吆喝"那套了。紧接着,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干脆联手发了篇《持续提升服务 推动良性竞争 激发消费烟火气》,意思跟美团对上了:咱想法一致。
这三家凑一块儿发声,诉求其实特别实在:
- 不玩"白给"了:明确说不能"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卖东西"。像那种"1分钱奶茶""1块钱咖啡",纯粹靠烧钱抢市场的套路,以后可能见不着了。
- 嫌价格战"搅局":他们觉得超低价把市场搞乱了--价格低到离谱,脱离了成本,市场自己都"懵圈"了,大家最后都得玩崩。
- 怕资源打水漂:恶性竞争说白了就是浪费钱,不管是商家利润、骑手收入还是平台自己的投入,长期这么耗着谁都扛不住。
- 想靠服务赢市场:三家都喊着要"拼服务、创价值",而不是拼谁补贴多,最终目的是让行业能长久活下去,让大家消费起来更踏实。
为啥这时候集体"踩刹车"?
圈内人都觉得,这是巨头们终于想明白了:光靠低价抢用户,短期看着热闹,长期全是坑。
商家被压得没利润,骑手跑断腿却挣得少,平台自己烧钱烧到盈利难,最后消费者也可能遭殃--补贴一停,要么涨价要么服务缩水,甚至市场被垄断,想换家都没的选。
说白了就是:巨头打架,大家跟着受罪;烧钱一时爽,最后一起难收场。
消息一出来,网友们吵翻了:
有人举双手赞成:"早该管管了!天天比谁便宜,食品安全和服务能好吗?"
也有人犯嘀咕:"没补贴了,以后点外卖是不是要贵了?"
还有人开玩笑:"这是巨头们签'停战协议'了?"
说到底,美团、饿了么、淘宝闪购这波操作,等于给行业递了个信号:靠烧钱抢地盘的时代可能要翻篇了,以后得靠服务和效率说话。
这对行业长远来看或许是好事,但具体效果咋样,还得看他们真能不能说到做到。
至于咱们消费者,最关心的无非是:既能吃得实惠,又能买得放心,这两样能不能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