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被按下"暂停键"后,特朗普发出威胁,哈梅内伊做出三大决定
据新华社报道,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6月28日谴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论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不敬"。特朗普此前声称,他让哈梅内伊"免于一死"。阿拉格齐28日凌晨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说:"如果特朗普总统真的想要达成协议,就应该放下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不尊重和不可接受的语气。"阿拉格齐上述表态是针对特朗普此前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的帖文。特朗普说,他确切知道哈梅内伊的藏身之处。
美国第一次"下场",打的旗号是打击伊朗核设施,绕过国会的行为勉强还能有个交代,攻击之后,特朗普自抨成功且彻底的摧毁了伊朗核设施,哈梅内伊出面澄清后,6月27日的特朗普再次强调,可若核设施被毁,美国还有何理由下场?唱反调便是哈梅内伊的第一招,他试图借用美国内部矛盾阻挠美国的"下场"行为,可行性很高,民主党普遍对伊朗威胁的紧迫性持以怀疑态度,国会若能制衡总统,特朗普威胁的"下场"只会成为空话。
哈梅内伊(资料图)
二是宣传美国的袭击让其境内的核设施损失惨重;像国际原子能机构这般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从理论上来讲应当保持绝对的中立。但事实上,该国际机构一点都不中立,完全被美国所操控了。本次,伊朗被以色列所精准斩首的那几位核科学家,无一例外都出现在伊朗提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名单上。也就是说,以色列能够做到如此精准斩首,并不在于摩萨德特工的情报工作做得有多么出色,完全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给出卖了。
三是,哈梅内伊主动释放出谈判条件,给全球都吃了一颗定心丸,争取到各国的国际声援,伊朗称如果美以两国可以满足伊朗铀浓缩解除限制,伊朗承诺永不发展核武器。总统佩泽西奇扬表示中东地区应该建立无核区,伊朗会坚持原则,但前提是以色列也同样参与,这一招直接戳破美以"双标面孔",为伊朗赚足了好感。谁都知道中东地区常年战乱,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器,那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和威胁,所以各国都对伊朗核工作有所忌惮。
哈梅内伊(资料图)
这三招组合拳打下来,不仅让美以进退两难,更重要的是让伊朗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国际社会现在基本都同情伊朗,美以在道义上已经败了。整个中东的棋局都变了。现在轮到美国进退两难了,真是风水轮流转。美国那套单边主义在多极化时代越来越不好使。中方一边劝以色列大使"武力解决不了问题",一边力挺伊朗合理诉求。这种一碗水端平的做法,跟美国那种拉偏架的作风形成了鲜明对比。伊朗防长访华时,当面感谢中方的理解和支持。
反观美国,特朗普的 "炸完再谈" 策略明显失灵。一方面,伊朗核设施没被彻底摧毁,美国的军事威慑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伊朗暂停核查后,核活动更加不可控,美国反而陷入被动。更麻烦的是,以色列那边也不消停。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宣称 "伊朗核计划倒退数年",但实际情况却是伊朗原子能组织已经准备好重启铀浓缩。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让美国的公信力严重受损。现在的中东,就像个被按了暂停键的火药桶。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资料图)
伊朗"中东无核区必须包括以色列"的外交策略,直接把美以联盟在核问题上的"双标"摆上了台面,让美国在推动伊朗谈判时必须面对一个难题:如果以色列不参与,你凭什么要求伊朗让步?经过美以的数次打压和欺负,伊朗政府没有被摧毁,反而更加清醒了。面对美以的霸凌手段,伊朗只能更加强硬的进行反制措施,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一味地妥协和让步,只能让伊朗处在危险之中,甚至是失去主权,被剥去民族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