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挥舞"关税大棒"威胁中国时,他可能没想到,这一棒子先砸在了自家超市的货架上。
上周,美国多地超市货架被抢购一空,从卫生纸到罐头食品,民众疯狂囤货的画面仿佛重回疫情初期。而这场混乱的导火索,正是特朗普对中国放出的那句狠话"若中方不撤回反制关税,4月9日再加50%!"
不过,中方的回应更干脆。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撂下两句话:"美方若加税,中方必反制"和"贸易战没有赢家",直接把皮球踢回特朗普脚下。在此同时,更让人想不到的是63岁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突然出山,炮轰特朗普"自封国王",还暗示他"该下台了"。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国际大戏",如今已演变成一场全球站队的混战。
01
特朗普的"104%关税炸弹",先炸了自家后院
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放出狠话:若中国不取消34%的反制关税,美国将在9日对中国商品追加50%关税,这样算下来,累计税率冲上104%。
消息一出,美国民众更慌了,因为中国商品涨价,从手机到家电,生活成本必然飙升。于是,一场全国性抢购潮爆发:沃尔玛货架被搬空,Costco限购卫生纸,连宠物食品都成了囤货目标。
讽刺的是,这场混乱的"罪魁祸首"特朗普却轻描淡写:"有时候必须吃药。"言下之意,加关税是治美国经济病的"苦口良药"。
可现实是,美国三大股指应声暴跌,摩根大通警告"美国经济恐陷入衰退"。连马斯克都坐不住了,私下求特朗普撤销关税,结果被无情拒绝。
02
中方的"两句话反击",打蛇打七寸!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中国商务部反应极快。4月8日上午8点48分,官方表态出炉:"若美方升级关税,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同时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杀机。
首先,中方早已"预判了特朗普的预判"。自4月4日起,中国连续反制:对所有美国商品加税34%,还精准取消了6家美农企的输华资质。这些企业所在的州,全是特朗普的"票仓"。用网友的话说:"打贸易战,中方专挑特朗普的'钱袋子'下手。"
更狠的是,中国一边反制,一边给东南亚国家"开门"。美国对越南、柬埔寨加征46%-49%关税后,中方立刻宣布访问这些国家,摆明要帮它们绕过美国的封锁。难怪外媒评价:"中国在用关税战教美国什么叫'得道多助'。"
03
盟友倒戈、奥巴马开炮,特朗普成"孤家寡人"
特朗普本以为能用关税逼中国妥协,结果却捅了"盟友窝"。欧盟也开始跳反,宣布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轮对美国商品加税25%,连波旁威士忌都从清单上撤下,专挑农产品和工业品"开刀"。
日本首相石破茂连夜计划访美,墨西哥放话"谈不成就报复",连加拿大都准备对软木关税加倍反击。
更扎心的是国内"后院起火"。
63岁的奥巴马罕见发声,痛批特朗普"像自封的国王",关税政策"对美国毫无好处",甚至暗示他"该让位了"。2025 年中期选举临近,奥巴马此举既是为民主党拉票,也是给特朗普敲响警钟:再这么胡来,弹劾程序可能启动。
民主党趁机煽风点火,全美50个州爆发百万人大游行,抗议者举着"关税让物价飞"的标语,把白宫围成了菜市场。
04
美国制造业的"致命伤",关税也救不了
特朗普加关税的核心算盘,是想逼制造业回流美国。但问题是,今天的美国,早没了二战时"一周造一艘驱逐舰"的生产力。
1944年,美国工厂一天能造120架飞机,流水线比快餐店出汉堡还快。但现在呢?
波音客机被空客反超,芯片依赖台积电,连口罩产能都要看中国脸色。更尴尬的是,美国海关连加税都执行不下去,要区分"中国零件"和"越南组装",系统直接瘫痪,预算全花在修边境墙上了。
难怪经济学家嘲讽:"特朗普的关税像在沙滩上建城堡,浪一来就垮。"
05
中方的"三张底牌",特朗普接不住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方早备好了反制"组合拳":
对等加税:你敢加104%,我就敢让美国车、飞机、大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掐住命脉:稀土、镓、锗等"战略矿产"出口管制一收紧,美国军工和芯片业立马喊疼。
团结盟友:拉着欧盟、东盟建"反关税联盟",用市场换支持。
这招招直击要害。
这场关税大战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特朗普的"104%威胁"更像一场政治表演,而中方的冷静反制、盟友的集体倒戈,甚至奥巴马的"补刀",都让美国显得孤立无援。
挥舞大棒的人,终会砸中自己的脚。至于特朗普是否真敢在4月9日按下加税按钮?答案或许藏在他的推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