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刘先生,我们看到,在特朗普调停俄乌和谈基本失败之后,双方的战斗反而是越打越激烈了。您认为原因何在?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这完全在我此前的预料当中。事实上,不仅俄乌双方参与和谈是心不甘情不愿,是为了应付特朗普,为当前正在进行的战争赢得时间与空间,其实就连特朗普调停俄乌冲突,也是在演戏,是为了应对国内反俄派的压力,以及转移公众对"爱泼斯坦门"的注意力。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第一,俄罗斯彻底拿下以及乌克兰彻底夺回乌东四州的战略目标都没有完成;第二,不仅俄乌双方都是强人在领导,而且双方的民族性格都异常倔强,一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个声称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第三,虽然战争已经打了三年半,但双方并没有打透,更没有分出输赢。这些都意味着,决定俄乌局势走向的,并不是什么政治与外交,而是军事。

直新闻:那您认为,当前俄乌军事战场上的最大看点又在哪里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数字。经过长达三年半的激烈战斗,虽然俄乌双方的伤亡人数都达到了百万级别,但是,俄罗斯占领乌克兰领土的面积,却仅仅从此前的18%变成了19%,同时俄军并没有拿下乌克兰23个大城市中的任何一个。这也就意味着,战局处于严重胶着状态,双方虽然打得异常热闹,但都没有能够实现战略级别的突破。同时还意味着,对于俄军来说,尽快打破僵局,实现战役级别的突破,就成为了他们压倒一切的任务。

因此,俄乌局势的焦点不在政治与外交,而是在军事上;军事上的焦点则要看俄罗斯当前正在进行中的夏季大反攻;夏季大反攻的看点,则在顿涅茨克州的战斗;顿涅茨克州的争夺焦点,则是在红军城,也就是乌方称的波克罗夫斯克。

由于波克罗夫斯克不仅是顿涅茨克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乌军后勤补给的生命线,更是乌克兰首都基辅的门户,因此波克罗夫斯克战役不是战术级别的,而是战略级别的。一旦俄军拿下波克罗夫斯克,不仅意味着顿涅茨克到手了,乌东四州到手了,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威胁基辅甚至整个乌克兰。这就是俄军集中11万精锐部队准备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拿下波克罗夫斯克的原因。可以说,对于俄乌双方来说,成败都是在此一举。

直新闻:那对于眼下波克罗夫斯克战役的进展,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在美俄阿拉斯加元首峰会前,俄军在战场上的态势是相当有利的,俄军不仅处于战术上的攻势地位,而且一度已经派特种部队突入了波克罗夫斯克城中心,甚至插上了俄罗斯的国旗。然而在美俄元首峰会之后,形势似乎出现了戏剧性的逆转,不仅乌方宣布已经全部消灭此前单兵突进的600多名俄军特种部队,而且泽连斯基与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还双双宣布取得大捷,声称已经在波克罗夫斯克收复了全部的失地。同时,种种迹象还显示出,乌军已经趁势展开了秋季大反攻。

这就跟此前外界尤其是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的预期,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假如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俄军还不能及时扭转这种颓势,那就不仅意味着俄军波克罗夫斯克战役的失利,还意味着俄军夏季大反攻的失败,而且更为关键性的是,最终俄军的夏季大反攻演变成了乌军的秋季大反攻,那就极有可能预示着,持续了三年半的俄乌冲突态势将出现标志性的逆转。

当然,更值得俄军警惕的是,假如集中了11万的精锐部队,都没能拿下一个小小的波克罗夫斯克,那极有可能就预示着,俄军已经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彻底拿下乌东四州,以及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赢得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胜利了。或者说,对于如何结束这场俄乌冲突,俄罗斯必须要另谋出路了。

直新闻:假如未能如愿拿下波克罗夫斯克,那对于俄军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最终目标,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当中,俄罗斯的最终目标其实有四个--

第一个是军事目标,也就是至少要通过军事手段拿下整个乌东四州,而眼下拿下乌东四州的关键是拿下顿涅茨克,拿下顿涅茨克的关键是拿下波克罗夫斯克。但这还仅仅是第一步。

第二步则不仅要让泽连斯基政权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归属于俄罗斯,而且要让乌克兰为此专门修改宪法,而修宪宪法则要举行全民公投。也就是说,俄罗斯更为艰难的任务是打掉乌克兰人的抵抗意志,或者说是收服乌克兰的人心。

第三步,则是要让全世界尤其是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归属于俄罗斯,否则俄乌领土纠纷仍将后患无穷。而在这一点上,俄罗斯要搞定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不难,但是要搞定所有的欧洲国家就难了。

第四步,不仅要迫使西方国家解除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军事与外交上的全面封锁,而且要让西方国家重新承认俄罗斯的大国尊严,尤其是跟美国平起平坐的领导地位。

而在这四步走的战略当中,第一步的军事目标,尤其是打赢波克罗夫斯战役,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第一步目标实现不了,那后面几步就将无从谈起。

直新闻:那对于乌克兰近期持续攻击俄罗斯的炼油厂,并导致俄罗斯出现了汽油短缺危机一事,您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乌克兰此举不是战术性的,而是一个蓄谋已久的战略性动作。因为打到现在俄乌冲突的本质,已经变成了一场漫长的消耗战。它既包括前线军事上的消耗,也就是前线兵源与军备的消耗,也包括后方经济上的消耗,基础设施的消耗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在前线兵源与军备的消耗战上,乌克兰显然不是俄罗斯的对手,因此要想最终赢得这场消耗战,乌克兰的唯一出路就是攻击俄罗斯的后方基础设施,尤其是炼油厂。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对于俄罗斯来说,油气资源就是命根子。一是打击俄罗斯的炼油厂,不仅可以切断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输血管,而且可以打击俄罗斯的民生,让俄罗斯的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切肤之痛,从而产生反战思潮;二是打击俄罗斯的炼油厂,将会导致俄军最为倚重的钢铁洪流动弹不得;三是俄罗斯整个"战争机器"的开动,严重依赖于原油出口。

事实上,早在开战之初,乌克兰就将俄罗斯的包括炼油厂在内的油气资源设施,当成了重点打击目标,但是这一计划遭到了当时拜登政府的阻止,由于害怕彻底激怒俄罗斯引发核大战,尤其是害怕扰乱国际能源供应市场,导致油价飞涨,影响民主党的选情,拜登政府不仅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打击能力,甚至明令禁止乌克兰打击俄罗斯的油气资源设施。

但是今年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经过两三年的"卧薪尝胆",乌克兰不仅开始大量自产远程攻击性无人机,而且开始自产包括"火烈鸟"在内的远程导弹;二是由于乌克兰打击俄罗斯的油气资源设施,有利于特朗普的金主也就是那些石油大亨们,特朗普对此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态度。因此对于俄方来说,炼油厂持续被炸却又找不到可靠的解决办法,将成为他们自从开战以来面临的最大与最深刻的危机。

直新闻:那在波克罗夫斯克战役失利以及在消耗战上面临不利局面、炼油厂持续被炸的情况下,您认为眼下的俄罗斯如何才能摆脱这场危机?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在前方军事战场失利以及后方消耗战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最好的脱困出路,可能还是要回到通过外交运作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来,尤其是要继续用好用活美国总统特朗普这张牌。

过去一年多以来的形势已经清楚表明,在这场欧乌与俄罗斯争夺特朗普的外交拔河中,"得特朗普者得天下",特朗普偏向谁,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哪一方倾斜。此前俄罗斯挫败乌克兰的大反攻以及收回被占领的库尔斯克,都是因为打好了特朗普这张牌,让特朗普不仅给乌克兰施加了极大的外交压力,而且先后通过延迟与中断对乌军援的方式,让俄军在战场上重新拿回了主动。最近几天俄军在前线战场和后方消耗战中处于了不利地位,则是因为特朗普又情绪性地偏向了欧乌一方。

而眼下,也只有特朗普可以凭借一人之力,凭借美国总统的权力与美国绝对的实力,能够再次逆转俄乌战场上的态势。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无论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利情况,都不能得罪特朗普,都要将特朗普拉过来,都要继续通过外交运作手段,让特朗普再次全面中断对乌军援,不仅中断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援,甚至要中断对欧洲国家的军售,以免这些国家将武器倒卖给乌克兰。同时,也只有特朗普能够下令禁止乌克兰袭击俄罗斯的油气资源设施。

而且,由于特朗普是顶着美国国内挺乌反俄的主流民意甚至是共和党内的主流党意在支持俄罗斯的,再加上明年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三年后还将举行新一轮的总统大选,因此在用好用活特朗普这张牌上,俄罗斯还必须要有争分夺秒的危机感。因为一旦明年中期选举共和党挫败了,特朗普变成了"跛脚鸭",以及三年后无论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当选美国总统,情势都会对俄罗斯相当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