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访美涉险过关:抛弃"安美经中"的韩国该怎么走?|北京观察
外交部:中韩关系不应受第三方影响
当地时间8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到访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天,李在明在华盛顿表示,韩国不能继续走"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路线,这个逻辑不可能再维持下去。这一表态引发广泛关注。
在27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应询表示,一个健康稳定、持续深化的中韩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这是中韩双方的共识。
"中韩关系发展源于双方共同利益,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因素影响。中方对韩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希望韩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郭嘉昆说。
选边压力下的首尔焦虑
"安美经中"指的是韩国与美安全合作,与华经济合作,力求在美中两国之间"左右逢源"。李在明说,在美国强力牵制中国,甚至采取对华封锁政策之前,韩方确实坚持"安美经中"路线。近些年,国际社会出现供应链重组,美国明确对华遏制方针。如此一来,韩国也只能在美国的基本政策框架内行动和作出判断。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在明这是基于当前国际政治现实和韩国的地缘政治处境作出的表态。
近年来大国博弈加剧,美国推行全面遏华路线,国际产供链出现重组。项昊宇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韩国难以再像过去一样在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需要适应国际格局变化,调整韩国战略取向。
"因此,韩国在经济上面临美国'选边站队'的压力,安全上也面临美国协防承诺松动的风险。如果完全追随美国遏华路线,又可能激怒中国,损害中韩关系,恶化自身周边环境,因此韩国面临更加艰难的两难选择和利益受损风险。韩国希望通过调整路线,在中美之间寻求一种两头兼顾、相对平衡的关系,以更好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项昊宇说。
但项昊宇认为,这并非易事,韩国特殊的地缘位置和经贸结构决定了它无法承受与中美任何一方交恶的代价。因此韩国需要强化战略自主,对美国不能无底线的依附追随,尤其是在涉华议题上不能盲从美国,敢于对损害自身利益的要求说不。同时韩国需通过在全球推进多元化的外交,拓展全球市场,来增加自身外交回旋空间和外部市场多元化,提高自身的经济韧性。
摇摆十年的"安美经中"
事实上,韩国在中美之间的"两头走"并非始于李在明。回顾近十年的中韩关系,2016年"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危机爆发,使两国关系骤降至冰点,自此埋下波折的开端。
2017年文在寅上台后,着力修复中韩经贸关系,推动两国贸易额逐步回升。但在安全领域,文在寅政府仍然维持与美国的紧密同盟关系。
2022年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政策方向再次调整。 尹锡悦明显倾向美国,加强美韩军事合作,甚至提出"延伸威慑"概念,这引起了中方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安全领域中,在美国与盟友间矛盾最为突出的军费和安保问题上,特朗普想要的显然更多。他曾要求首尔支付50亿甚至100亿美元用于驻韩美军的维护,并强势推行韩美同盟现代化,将韩国推向地缘政治的风口浪尖。此外,目前约有2.85万名美军士兵驻扎在韩国,《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仍然是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
驻韩美军
李在明的"外交构想"是否可行?
项昊宇认为,李在明时期的外交路线不会改变韩美同盟的优先位置,但会更加强调灵活务实性,努力在中美之间努力实现左右逢源,两头讨好,以实现韩国利益的最大化。
在项昊宇看来,美国会欢迎韩国在安全和经济上向美靠拢的态度,同时会继续对韩国施加压力,以确保韩国在安全战略和经贸政策等方面符合美国的利益。
"在安全上,美国可能会继续要求韩国增加国防开支,为驻韩美军支付更多费用,并且更加积极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在经贸上,美国会重点要求韩方加快落实这次双边贸易协议中达成的对美投资和能源采购计划。"项昊宇说。
回看近期韩美之间的系列动作,一方面,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并采购10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还提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项目等做法。项昊宇指出,这些举措一方面是为了美方在关税和安保领域对韩手下留情,但特朗普显然对韩要求不止于经贸领域,他还希望韩国在国防开支、驻韩美军基地所有权等问题上满足其需求,这对韩国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尤其是想要取得驻韩美军基地的土地所有权,这触及韩国的主权底线。
"这次李在明访美虽然涉险过关,但鉴于特朗普的善变和对盟友予取予求的一贯做派,恐怕韩方未来还会面临来自美方的各种无理要求,韩美关系前景难言乐观。"项昊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