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俄军正开启更加猛烈的夏季攻势,在长达120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利用其庞大的兵力优势,对乌军防线展开多点施压,其中苏梅战事堪称最激烈。

苏梅战事比想象得更激烈

6月29日,《华尔街日报》援引前线乌军士兵的说法,俄军已在苏梅地区,集结了约5万名部队,对乌军形成3比1的兵力优势,而且现在俄军前锋部队距离苏梅市只有19公里,现在俄军的炮火已经覆盖到了苏梅市城郊。

自从库尔斯克战事结束后,俄军从本国境内顺道进入苏梅地区作战,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保护俄罗斯本土的"缓冲区"。但至于说这个"缓冲区"的面积有多大,纵深有多大,俄方并未做更多的透露,乌克兰方面预估,以俄军去年在哈尔科夫地区制定的目标看,估计"缓冲区"的宽度应该为10公里。但以乌军的抵抗强度看,俄军很可能会"打到哪里算哪里",目前俄军已经在苏梅州拿下了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乌克兰方面评估:以俄军目前的兵力看,想攻打苏梅市很困难,但总体来看,俄军凭借人数和火炮占据着战场优势,乌军的防御压力很大。

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表示:俄军的主要战略是用人数优势来消耗乌军。他们将乌军逐出俄罗斯本土后,随即反向越过边境,向苏梅地区推进。这种在广阔战线上不断"打地鼠"的战术,迫使乌军指挥层必须不断调动精锐部队,去填补各处防务。

《华尔街日报》描述了一场发生在苏梅地区的真实战斗场景:6月初,一支12人的乌军小组,在向苏梅北部一个俄军占领的村庄发动突袭时,中途意外地在树林的战壕一带,与一支人数远胜于己的俄军突击队狭路相逢。

和俄军打消耗战,瑟尔斯基也没招

接下来的7个小时,这批乌克兰小组官兵被压制在战壕内,俄军使用无人机、机枪、火炮与集束弹药对这支乌军进行疯狂攻击。年仅25岁的乌军排长马克回忆称:"这是我经历过的最残酷战斗,我们从未有超过5分钟的喘息时间,枪声密集得如同爆米花。"最后虽然所有人幸运地撤离战场,但他们都因持续的爆炸而出现脑震荡。

然而,比战斗本身更让乌军感到挫折的是防御工事的匮乏。一名从库尔斯克地区撤回、现正在苏梅作战的步兵指挥官基里洛向《华尔街日报》抱怨称:苏贾战役结束后,他们依然在俄罗斯本土坚持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希望后方有更充分的时间,在苏梅一侧准备好坚固的防御阵地,从而阻止俄军继续追击至苏梅境内。但当他们撤回苏梅后发现,都是过时的战壕,连抵御无人机的顶部掩护都没有;同时也没有雷区,这就意味着俄军可以顺利地穿越边境进入苏梅。

基里洛表示:由于俄军的攻击过于猛烈,在某些情况下,士兵们只能在俄军的无人机炮火下,自己动手挖掘阵地。基里洛抱怨称:乌克兰的后方指挥官们似乎并不知道前线所发生的一切,更不清楚苏梅方向的乌军每天需要面对数十架无人机袭击。由于在防御阵地问题上的失误,前线乌军损失惨重,同时俄军也能够以更快速度推进。

乌军的问题比想象中更严重

当记者向乌克兰防长乌梅罗夫询问此事时,后者表示:"苏梅的防线正在改善中,防御工事不仅是水泥和战壕,它是一个能考虑到敌人战术的适应性工程系统。"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却是乌军一直在苏梅前线挨打,几乎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