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虽告一段落,但双方围绕此事而展开的博弈和舆论战仍在继续,莫迪会将自己的狠话付诸实践吗?

莫迪日前回自己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参加活动,在谈及本轮印巴冲突时完全不承认印度的失败,反而大张旗鼓地宣称"印军英勇无畏的作战让巴基斯坦举起了白旗",还对巴基斯坦民众放出这样的狠话:吃好你们的饭,否则印度的子弹就将对准你们。

冲突好不容易平息下去,莫迪这时候却又隔空放狠话,甚至还将矛头从巴基斯坦军队扩大到民众之上,看来印军的损失没能让他有所收敛,这无异与王毅外长的劝告相悖。不久前王毅外长在会见巴外长时曾表示,希望印巴双方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避免局势升级。但如果印度不冷静克制,中方也不会坐视不理,中方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巴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莫迪不会不清楚,歼-10战机和PL-15导弹的战绩摆在这里,中方是在拿事实说话。而他之所以不顾中方警告、强硬对巴表态,一定程度上也有"苦衷":活动当天正值莫迪执政满11周年,印巴冲突这件大事总不能不提,他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支持率也只能吹嘘战果。

但这种夸张总归该有一个度,把印军在本轮印巴冲突的表现吹到天上去,完全就是"精神胜利",这种做法甚至连美媒都看不下去了。日前《纽约时报》发文,重锤印度媒体在印巴冲突期间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揭露多个印度编造的谣言,直接打了至今仍在鼓吹"胜利"的莫迪的脸。

只不过颠倒黑白的不止莫迪一个人,"印度赢了"是当下印度领导层的共识,而且他们不光要在国内舆论里赢,还要在国际舆论上赢。上周印度政府启动了全球外交攻势,陆续派出七支跨党派代表团逾五十多人,分赴三十多国及欧盟、联合国总部开展游说宣讲,试图向世界推销"印度战胜巴基斯坦"的叙事。

当面揭穿有悖外交礼仪,顺着印度的话茬承认其胜利又成了帮凶,因此被这些印度游说宣讲的国家只好"冷处理"这件事。据媒体报道,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只给了印度代表团15分钟的会晤时间,并且不赞同印度将本次印巴冲突归咎于巴基斯坦说法;而韩国外交系统则更进一步,只派出副部长级的官员与之交谈,同样没有附和印方的叙事。

实事求是地讲,印度这轮宣讲本质上是做给国内民众看的,为的其实还是树立起这么一个共识:在印度政府和印军的努力之下,这场印巴冲突大获全胜。莫迪试图以此来团结国内民众、避免糟糕战果带来的政治动荡,但这样做并非没有代价。一味炒作民粹并蒙蔽群众、罔顾事实地宣布自己单方面胜利,只会让印度民众的民粹越来越高,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为一旦恐怖分子借此挑起新的争端、让冲突死灰复燃,莫迪便将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打,占不到便宜,印度空军在与装备有歼-10战机和PL-15导弹的巴基斯坦空军面前,可谓毫无优势;不打,自己大话已经说出去了,说得印度民众都信了,届时汹涌的质疑声会把这位印度总理掀翻在地。

恐怕莫迪现在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多少对印巴关系的长期规划,威胁对巴铁再度动武不过是权衡内部局势下的一句空话,他比谁都清楚印度军队在本轮冲突中的损失。若再妄动刀兵,届时印度的损失就不是莫迪能遮掩过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