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乌克兰战事持续升温,双方军力消耗严重。西方国家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军援,而俄罗斯则努力打击运输线路,意图切断补给。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对峙中,北约势力的扩张让俄方深感忧虑。

军事对垒方面,乌克兰面临弹药匮乏的困境,支援显得尤为关键。自战事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450亿美元军费,但这一数额仍不足以支撑乌军长期作战。乌克兰自身军工产能不足,高度依赖西方武器补给,其战略部署也需经过北约国家的审查。

相比之下,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火工业,在战场上部署了众多火炮、火箭炮、坦克和装甲车,展现出压倒性的火力优势。尽管西方提供了重型武器,但数量仅为俄方的十分之一,乌克兰正面临弹药枯竭、失去制空权的困境。

为切断外援,俄军采取打击乌克兰运输系统的策略。一周内,俄空天军对乌方进行了35次集群打击,摧毁大量军事基础设施和西方武器运输线。随着俄军的持续打击,北约援助物资逐渐减少,乌军弹药储备日益紧张。

在外交角力方面,双方都在积极拉拢盟友以增加筹码。北约意图通过动员周边国家,切断俄罗斯的后勤补给线,对其施加压力。其中,亚美尼亚的立场尤为关键,其地理位置对俄罗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日前,亚美尼亚议长在欧洲公开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这一举动加剧了俄亚之间的矛盾。俄媒警告称,亚美尼亚正走上"第二个乌克兰"之路,可能成为遏制俄罗斯的试验品。

尽管亚美尼亚军力有限,但一旦被北约拉拢,无疑将加剧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地区的防务压力。面对西方国家的包围,俄罗斯态度坚决,表示不会向任何势力妥协。

总的来说,乌克兰局势正进入新的阶段。军事力量仍是主导因素,但外交角力也逐渐显现。双方都在加大外交努力,争取盟友支持,以争夺地区影响力优势。乌克兰已沦为大国博弈的战场,局势的走向仍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