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联合国大会安理会改革会议中,朝鲜代表直接指责日本没有资格觊觎常任理事国席位,虽然语气并不激烈,但是分量很重,现场一度变得紧张起来。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围绕历史、主权以及军事扩张,日本最近频频行动,使亚洲各国警觉:历史没有过期、责任没有消失,亚洲所受的侵略之痛还没有痊愈,集体记忆也没有变淡。

朝鲜在发言中一条条地罗列出来:反人类罪行、否认历史、干涉他国主权,连成了一份沉重的清单。核心信息就是:否认和歪曲改变不了历史。朝鲜、韩国、中国、东南亚各国都要记住,这不是旧事重提,而是一记现实的警钟。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日本一边宣扬"正常国家"的说法,一边在对外安全上不断加大投入,和一些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问:在日本国内,个别政治人物的行为如此恶劣,国际社会凭什么相信他们真的会走和平之路?高市早苗强硬的态度引起不安不是偶然的。中方底线也已阐明:胆敢武力干涉台海,中国将依法自卫,并且迎头痛击。不是故意吓唬人,而是表明态度;态度明确之后,试探才会停止。

菲律宾和日本关系密切,采购雷达、舰艇,口号响亮,表面上说是制衡中国,实际上把国家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小马科斯的政治选择和高市早苗强硬的姿态有相似之处:先制造舆论,再用"安全感"作为筹码。赌徒心理很容易把国家推向不可控的风险之中。日本当年在菲律宾所犯下的罪行不能被忽视。安全诉求理所当然,但是安全不能靠抱大腿,而要靠平衡、对话和规则来实现。
至于日本常任理事国席位的问题,并不是面子问题。成为常任理事国就拥有了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历史不过关、道义不过关,资格就不稳了。朝鲜代表认为资格不是程序而是伦理,对亚洲的侵略、对人类的罪行都写在档案中,不能轻率地抹去。

韩国警惕军国主义不是出于感情,而是基于经验。历史不是为了讲故事而存在的,它是提醒人们,如果有人想要重新走一遍旧路的话,周围的人就有责任说"不"。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让战火再次逼近到家门口。和平来之不易,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
阐明立场、指正错误,这是国际社会解决分歧的基本途径。把话说清楚,不让错乱叙事占据舆论阵地,才算是对和平负责。含糊其辞就是纵容冒险者。日本试探的同时也在观察各方的态度:亚洲有没有胆量说"不",能不能保持住和平的共识?沉默可以看作是鼓励,而糊弄则会埋下祸根。态度越明确,风险就越小。

和平不是靠让步换来的,而是靠原则去维护的。台海安全就是地区安全,谁先动武就触碰红线。依法自卫并不是好战,而是守法;提前说明一下,尽量不要走到最差的地步。一旦局势被挑起,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普通家庭。亚洲几十年来大体上是安稳的、经济上是向上的,值得珍惜并继续守护。守的方法很简单:尊重历史、主权和规则;对挑衅说不,对扩张说停,对军国主义说不。这并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责任。
联合国大会灯光变暗代表退场,不好的话慢慢发酵成各国的政策。日本好坏如何,外人无权断言;但是亚洲各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平不能寄希望于侥幸,一旦战争燃起,代价便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