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0日,印巴局势进一步升级,随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也被印军列为打击目标,巴方终于忍无可忍,发动了代号"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400架各种类型军机冲进印度领空,不仅端掉了印军指挥所,还打死了一名印度高级官员,并且有印军飞行员被俘虏。此外,巴基斯坦方面还宣布,他们出动"枭龙"战机,击毁了印军的S-400反导系统。这些情况,显然是印度无法接受的。Avia网站透露,印度已经启动了全国紧急动员,局势正在滑向"全面战争"的边缘。

然而,对如此紧张的局势,外界最大的疑惑是:印度究竟想要干什么?事实上,印度自独立以来,很多做法都让人无法推测他们的战略目的。比如印度当年是"不结盟运动"的提倡者,但他们不仅与苏联及其最大遗产继承者俄罗斯关系紧密,还与美国眉来眼去。在俄乌冲突中,印度总理莫迪顶住美国不断施加的压力,坚定选择访问俄罗斯,但他随后又到访了乌克兰,还暗中进行援乌活动。从这些情况就能看出,印度的战略目标模糊,在多个重要战略节点都找不到自身地位,只想进行投机行为,这反而让他们的发展被制约了几十年。

而且从这次的冲突看,虽然印度与巴基斯坦进行了多次边境摩擦,但他们对老对手的真实水平存在明显错估。巴军启动"铜墙铁壁"行动后,印度首都新德里很快遭遇险情,附近的军事目标遭遇了袭击。而且巴方还表示,他们采取了强力的网络攻击手段,使得印度境内约70%的电网陷入瘫痪。而从印度方面的情况看,他们确实有多地出现大停电的情况,这使得军用和民用设施都短暂失去作用。很明显,现在的巴基斯坦空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制空权,这在历届印巴冲突中从未有过。

对印度总理莫迪来说,现在的局势很难了。作为一个极度混乱,并且没有完成民族文化整合的散装国家,印度面临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一个国家想要崛起,就需要解决现代民族的构建问题,并且除去国内的大量问题和弊端,这就需要一个"政治强人"或者强力政体来推动。而要成为"政治强人",就需要拥有强大的威望,而威望需要大量的功绩来积累。若对内改革没有效果,赢得对外冲突就成为不少以"强人"自居的领导者的惯用手段。莫迪试图通过"印度教民族主义"来完成印度的"国族构建",并推行了各种改革,均没有达到显著效果,现在对巴冲突也落入下风,他的政治威望将一落千丈,走上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老路。

但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次的冲突可能是一次机遇。原本巴方对局势非常无奈,因为印度根本不调查克什米尔的袭击案,就把责任归咎于巴基斯坦,还直接动手。结果,印度却在自己挑起的冲突中落入下风。看到这个情况,巴基斯坦果断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出击,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而且还能利用冲突清除国内的"亲印实力",铲除阻扰他们多年的"恐怖主义"。不过,巴基斯坦综合实力还是不如印度,若莫迪决定发起全面战争,他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