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消息,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在香港参加一场活动,谈到了自己对中国的认知,对比了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处理中美关系的不同。

他明显对特朗普的政策不屑一顾,评价为"疏忽""误判",认为特朗普在军事和经济上,都会突然升级局势,但没有适当的沟通渠道来调解摩擦。

然后,卡贝尔大力赞扬了中国一番,说中国是一个实力玩家,而且未来几十年都会如此,中国将继续是全球事务中占主导地位的参与者。

他还提到了拜登时期的中美关系,认为拜登政府做得很好,而特朗普误判了中国的实力。

坎贝尔

下台后说话就是不一样

坎贝尔在拜登政府中的存在感没那么高,他是负责亚太事务的副国务卿,在任时也时常发表各种"中国威胁论"。

比如说,声称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冷战时期"。

同时,他还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主要设计者之一,长期主张加强对华战略竞争。

可以说,除了不叫嚣对华开战之外,在其他各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强硬和激进,是那种在骨子里想要压制中国发展的反华政客,算是拜登的得力反华大将。

这样一个人,下台之后,竟然开始炫耀拜登的对华政策。

不得不说,下台了就是不一样。

实际上,近段时间,布林肯、沙利文、耶伦这些人都出来了,而且都在通过抬高中国来贬低特朗普,与他们在任时的嘴脸完全不同。

美国总统特朗普

洗不白的

这帮人一离开权力核心,嘴就开始跑得飞快,个个都成了"客观理性"的中美关系研究员。坎贝尔这番话,说穿了就是在捧拜登、踩特朗普,同时也不忘往自己脸上贴金,借着"赞中国"来证明拜登政府对外政策更加理性,顺带洗白他自己当年"战略竞争"的强硬路线。

可问题是--当年喊得最凶的,不就是你坎贝尔这些人吗?现在又一副"早就知道中国很强、特朗普不懂事"的姿态,何其可笑。

不得不说,美国政客确实灵活,政策失败了,那是特朗普太莽,政策稍微缓一缓,那就是"你看,还得按照民主党的路子走",如果都失败了,那就是中国太强,是实力玩家。

说白了还是在碰瓷中国,试图通过碰瓷来给自己洗白,但拜登政府做的那些恶,是不可能一笔勾销的,不能说你现在骂特朗普,就可以无视你们曾经犯的错。

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

下台抬中、上台反华是常态

美国政坛早就把反华当成了权力的通行证,把"称赞中国"当成了卸任后的营销工具。

在台上时候,恨不得把中国描绘成"地球上最大的威胁",下台之后又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研究专家",写书、演讲、接顾问单,一套操作熟练得很,反正谁在台上谁背锅。

当然,在台上的也不傻,拿特朗普来说,一边自己反华,一边给前任甩锅。

归根结底,这些人根本没变,只是在不同的位置是,说法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