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距离7月9日所谓"对等关税"谈判截止日不足一周,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他在社媒发文称,越南所有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至少20%关税,同时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
新税率远低于特朗普4月最初宣布的关税税率46%。港媒《南华早报》3日报道称,这份贸易协议结束了三个月来的不确定性,也让一些在越中资企业松了口气。
越南分析师与商界人士对《南华早报》表示,在美越协议达成后,大多数中国出口商可能会继续在越南运营。因为在企业看来,最终关税税率水平在可控范围内。
在越南北部经营纸板箱印刷厂的中国商家彭先生(音译)告诉港媒,关税谈判结果比他的预期要好,自己的企业应该可以继续在越南运作下去。
彭先生说,2018年特朗普在首届总统任期对中国征收关税后,他的许多客户开始向东南亚转移,于是他也从中国广东迁至越南第三大城市海防市。
在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建立新工厂后,去年彭先生的公司终于开始盈利。过去的三个月里,由于担心46%的关税生效,美国客户纷纷提前下单,订单量激增。
"由于特朗普的政策,我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搬迁到越南,就算他把关税提到46%,我也不会再搬了,"他说,"大不了和美国客户分摊关税成本。"
根据特朗普的声明,协议还规定,若商品来自第三国、经由越南中转再出口至美国,将被征收40%的关税。此举意在打击利用越南规避美方贸易壁垒的行为,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将如何实施。
越南咨询公司Seamakes的商务顾问刘杰(音译)表示,在美国4月宣布对等关税计划后,大多数在越中资企业都决定留下,"离开越南的出口商多是从事简单货物转运的企业"。
他补充说:"这对在越南有注册工厂的中资企业而言是个好消息。他们为越南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真正的贡献。20%的关税也是他们期望的最好结果。"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Mary Lovely)还指出,对越南转运问题的担忧可能被夸大了,"中国对越出口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支持越南制造业的原材料,并非单纯为避税的'转运'。"
Dezan Shira & Associates事务所的商业顾问丹·马丁(Dan Martin)认为,"'转运'在贸易中是一个模糊且常常被政治化的术语。其定义以及实际执行方式,都将影响美越贸易关系的未来。"
一家越南工厂内,工人正在熨烫衣服。美媒
《南华早报》指出,越南是第一轮中美贸易战的"早期赢家",多年来吸引了服装、电子和家电行业的大量中国制造商。这种转变加速了越南的经济增长,使该国成为出口强国。
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越南的出口增长近三倍,从当年的不到500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约1370亿美元,占其总出口的近三分之一。而同期美国对越南的出口仅增长约30%,从2018年的不到100亿美元增至去年的略高于130亿美元。
这也使越南成为美国施压的目标。美国官员时常炒作越南对美国的大量贸易顺差,并指责该国允许大规模转运中国商品,试图将之重新定义为"非法转运"。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对越南的税率为46%。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谈判,越南成为第二个和美国达成协议的贸易伙伴。但和第一份美英协议一样,这份协议也只是一份框架性文件,并非最终敲定的贸易协定。
路透社注意到,越南政府在一份声明中祝贺双方就贸易框架联合声明达成共识,但未确认具体关税水平。而特朗普所说的20%的关税将适用于哪些产品,是否部分产品的总税率会更高或更低,目前也尚不可知。
特朗普在贴文中还特别提到,美国的越野车和大排量汽车有潜力成为越南市场的畅销品,将成为"越南产品线的精彩补充"。
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洛夫利则表示,考虑到两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巨大差距,她认为,许多美国出口商品并不适合越南市场。
"我认为越南不太担心美国商品涌入冲击本土企业,这或许是他们同意对美商品零关税的原因。"她说。
路透社早前曾披露称,在谈判期间,美国向越南提出了"一长串强硬"要求,其中包括迫使越南减少对中国工业进口依赖。
一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说,华盛顿希望越南的工厂减少使用来自中国的材料和零部件,并要求越南更谨慎地控制其生产和供应链。消息人士称,如果美国的要求得到满足,将会对这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构成严峻挑战。对于亚洲各国来说,切断对华供应链"需要几十年",且代价巨大。
另一个被认为接近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印度,也一直在就"原产地规则"进行谈判。此前有报道称,美国希望产品在当地创造的附加值至少达到60%,才能获得"印度制造"的认定资格,并从该协议中受益,而印度已努力将这一比例降至35%左右。
彭博社2日报道指出,随着关税缓征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美国官员急于同亚洲和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深入谈判,以推动达成新的协议。而其中将包括针对中国的限制内容,或确保对方承诺跟随美国在贸易领域一同对抗中国。
报道称,"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贸易休战'目前可能会持续下去,但中国对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越来越警惕:美国试图努力达成可能将中国企业从全球供应链中孤立出来的交易。"
"如果某些协议明确将中国列为目标,并表明一些国家正在与美国合作或合作以'遏制中国',那么中国肯定会作出反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前中国商务部顾问屠新泉告诉彭博社。
对于美越贸易协定是否针对中国,7月3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回应表示,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中方一直坚决反对。中方注意到相关情况,正在开展评估。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乐见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方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中方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