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军种接令,末日飞机登岛,特朗普要夺下第51个州,中国态度坚决
特朗普想要让格陵兰岛并入美国的心思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甚至高调宣称格陵兰岛即将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而近期美军在格陵兰岛的军事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近美军向格陵兰岛部署了一架E-6B"末日飞机",引发外界对其意图的诸多猜测,所谓"末日飞机",即E-6B型空中指挥所,是美军在极端情况下用于指挥和调度核潜艇、洲际导弹等战略力量的核心装备,具备极高的战略威慑和指挥能力。
格陵兰岛地处北极圈,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处于未来北极航道的关键节点,所以谁能够掌控格陵兰岛谁就能在未来北极地区的地缘博弈中占据重要优势。
此次美军派遣E-6B前往格陵兰岛并非孤立行动,而是美军海军牵头、联合多军种及盟友共同参与的"全球协同行动"中的一环,意在提升美军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强化对该地区的战略掌控。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高层,尤其是特朗普多次公开表达对格陵兰岛的兴趣,甚至提出让格陵兰成为美国"第51个州"。
这一立场背后除了地缘战略考量,更有对格陵兰丰富稀土资源的觊觎,格陵兰岛拥有全球约10%的未开发稀土资源,而稀土作为高新技术、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矿产,对美国提升自身科技与军工自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掌控格陵兰岛不仅有助于美国摆脱对他国,尤其是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也可进一步遏制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强化对未来北极航道的控制。
然而格陵兰岛居民对此态度坚决反对,超过85%的当地居民和所有主流政党均公开反对并入美国,认为美国的相关表态"不可接受"。
即便美国高层官员访问格陵兰也被当地视为"政治挑衅",可见美国试图通过政治、军事等手段"吞并"格陵兰的做法,既不得人心也难以实现。
如果美国最终实现对格陵兰岛的控制,无疑将在北极地区形成更大的军事和战略威慑力,这一计划虽然外界看来颇为激进,但对美国而言却具有现实利益驱动。
与特朗普上任初期相比,目前其对格陵兰岛的关注更加迫切,原因在于美国在对外经贸博弈中,尤其是在稀土资源领域,屡屡受制于人。
中国对稀土出口的调控让美国深刻体会到"卡脖子"风险,稀土资源对美国军工产业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导弹制导、核潜艇推进等核心技术,为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格陵兰岛的资源被视为美国破解困局的"关键一环"。
美方近期的军事动作正是在对格陵兰岛及其宗主国丹麦施加压力,特朗普甚至不排除对格陵兰岛"动用武力"的可能,但丹麦政府始终态度坚决,未向美方压力妥协。
为维护自身利益丹麦和格陵兰岛也开始寻求多元化合作选择,格陵兰矿产部长就曾明确表示"不排除与中国作",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格陵兰依法开展矿产开发项目,皆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认可。
面对美国的多重施压,中国立场始终明确,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尊重丹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丹麦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正当立场,中国始终坚持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互利共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频繁以政治、安全等理由阻挠中资企业参与格陵兰开发,试图以强权手段排除竞争。
这种"强权拆门"与"规则敲门"的差异,格陵兰岛民众看得十分清楚,事实证明格陵兰人更愿意与尊重他们选择、遵循国际规则的合作伙伴打交道。
这场争斗其实很直白:美国一边把"末日飞机"开到格陵兰耀武扬威,一边公开喊话要把格陵兰变成自己的地盘,摆明了就是想把这块地方变成自己的军事基地和战略工具,为自己的霸权服务。
但格陵兰当地人根本不买账,他们不愿意被美国摆布,反而更愿意和中国合作,中国的做法也很清楚,就是尊重格陵兰和丹麦的主权,讲道理、讲规则,用平等合作赢得大家的信任。
说到底这不只是抢地盘那么简单,更是国际规则与强权政治之间的较量对比:美国靠强硬和威胁想让别人服从,而中国靠尊重和合作让别人愿意靠近,格陵兰人和普通老百姓心里都明白,谁是真正的朋友,谁又只是想利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