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导演:做这件事要有胆,有可能我是下一个张纯如

电影《731》全球上映之际,导演赵林山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深知拍摄这部影片的风险,并用张纯如的故事来形容自己面临的挑战。

"中国人曾经疼过,希望大家有所觉醒。"2025年9月17日,《731》导演赵林山在回应为何坚持创作这部电影11年时如此说道。他曾用6年时间从日本收集大量证据,每一处细节都力求还原历史。

1 十年磨一剑,跨国取证揭露历史真相

赵林山为拍摄《731》,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准备工作。他花费6年时间从日本收集大量证据,深入挖掘这段被试图掩盖的历史。

在多年跨国取证过程中,他发现谎言比真相更可怕。电影中出现的"健康换取自由"、"天皇亲善"、"食物宝贵"等虚假承诺,都是基于史料研究中发现的端倪。

这些谎言最终形成了历史上的悲剧。赵林山表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至暗时刻。"

2 回避血腥场面,追求人性深度

与以往同类题材不同,《731》导演选择了回避直接展示血腥场面。赵林山表示,以往的影片多以残暴展示为主,而这次是从苦难叙事转向对人的凝视。

"我把这些血腥的画面、实验的画面呈现得再好,都不会比所有观众想象的更好。"赵林山说道。他决定摒弃碎片化的历史呈现方式,采用更具温度和希望的手法来讲述这段历史。

电影更多聚焦于呈现人性的困境,让观众意识到当时的绝望与今天的幸福之间的重要联系。尽管历史充满了绝望,但赵林山认为"绝望的终点是希望"。

3 演员全身心投入,用演技致敬历史

电影《731》的演员们以惊人的敬业精神投入到拍摄中。王志文为精准诠释731部队军医的扭曲人性,学习日语医学术语至走火入魔,在拍摄解剖戏份后蜷缩痛哭。

他坦言"演不出罪恶感就是背叛受害者"。孙茜主动隔绝情感,制造绝望感,为呈现受害者从麻木到崩溃的心理轨迹,她清空工作团队、关灯独处。

姜武为还原"冻伤实验"场景,在极寒中实景拍摄导致手指冻伤,被导演赞为"教科书级的演绎"。全体演员通过自虐般的方式磨练演技,以表达对历史的尊重。

4 张纯如的精神遗产

赵林山导演提及自己可能是"下一个张纯如",这句话背后有着沉重分量。张纯如是《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作者,她第一次让西方人直面南京大屠杀的人间惨剧。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用一支古董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6岁。她离世时,儿子才两岁。曾鼓励詹姆斯·布拉德利写下《父辈的旗帜》的张纯如,最终因无法承受历史的重量而离去。

张纯如的父母曾经表示:"纯如写的时候她要给我看我都不看,我知道是很痛苦的。但我知道,假如你不去讲真实的情况的话,人家也不会感动。不感动的话,有一天他就会漠不关心。"

5 希望电影走进日本,唤醒国际社会

赵林山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部电影堂堂正正地走进日本市场。《731》英文名《EVIL UNBOUND》(罪行无界),9月18日当天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上映,次日在美国、加拿大上映。

影片发行采取了特殊安排,国内多地影院的首场放映时间定在9月18日上午9点18分,并注有"警钟长鸣"的标识。此外还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等特殊场次。

截至上映前3天,9月15日11时,电影《731》的"猫眼想看数"已经突破447万,暂列近期"猫眼想看榜"第一。

6 传承历史记忆,唤醒当代觉醒

《731》总策划张和平表示:"我们想要通过人性自我救赎的呈现,增强观众的'强国情绪'!"影片的一个重要情节是"请你记住我的名字",强调七三一把人变成符号是对人类尊严的挑衅和蔑视。

赵林山表示:"那些受迫害的同胞们都是我们的亲人,我作为一个导演,不太想把那一面真正淋漓尽致地让大家看到,这就要求我们团队需要把它处理得电影化,让真实抵达更真实的地方。"

作为导演,赵林山称自己不想要观众的眼泪,而是想让大家更清醒。他特别希望孩子们都能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认识到"只有我们强大,我们可以不被别人欺负,也不去欺负别人"。

电影《731》全球公映的同时,导演赵林山将继续他在731索证道路上的探索。"我要继续尽我的绵薄之力,我要用我的一生在取证这条路上走下去。"

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警示。正如张纯如的父母所说:"不回顾历史的话,将来这种事还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