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俄罗斯手中现有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命运不济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已经在船厂趴了足足8年,也让俄海军经历了长达8年的"航母空窗期"。然而,考虑到俄乌冲突仍未结束,莫斯科方面注定要把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都放到战场上,这就让"库兹涅佐夫"号的大修工作彻底完成之时,成了一个毫无确定性可言的事情。不过,就是在如此不利的境地下,俄罗斯的一款新造大吨位舰艇却有了新的进展,那就是几乎快要被人遗忘的23900型两栖攻击舰。

仍在船厂中的"库兹涅佐夫"号

从外国商业卫星拍摄到的照片来看,在黑海刻赤造船厂的干船坞中,出现了一艘明显带有航母技术特征的大吨位舰艇。没有错,那就是刚刚完成舰体分段合拢工作的23900型舰。其是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自行打造的吨位最大的军用舰艇,也是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款专用两栖攻击舰。

23900型舰的舰体分段成功合拢

有俄国内网友对照片进行研判和分析后发现,干船坞中的23900型舰的估算尺寸,与俄官方在"军队-2022"专业论坛中发布的数据存在差异。实际中的23900型舰的体量,要远大于俄官方此前公布的数据。根据估算,这款准航母的舰体长度大约为220米,舰体宽度则达到了约40米,预计其满载排水量可突破4万吨级,并非外界此前推测的2~2.5万吨。

俄官方曾展示的23900型舰模型

那么,在大部分军事领域的经费都被投入到俄乌冲突之中的情况下,这样一款4万吨级准航母为何还能持续建造至今呢?为何苦苦修理8年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修不好,而从0开造的23900型舰却仿佛"一路高歌猛进"呢?对于这两个问题,或许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俄方对23900型舰的建造标准有所降低,很可能效仿了西方阵营中的部分欧洲国家海军的做法,在两栖攻击舰这种并非主要用于海空作战的舰艇这里,大量使用民用标准。

外界曾认为这款准航母仅为2~2.5万吨

民标显著低于军标,故前者在舰体部分位置的设计、舰体材料使用和建造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和难度,就比军标低得多了。这样一来,造舰所需的金钱成本和工时成本都会出现显著的下降。此类做法在部分欧洲国家海军中很常见,不排除俄方此次也是这么做的,这才让4万吨级的23900型舰的建造工作得以快速推进。

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

我们知道,虽然23900型舰乃是一款准航母,但自该项目曝光之时起,外界就猜测这款军舰或将成为未来"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退役后的"接棒者"。前者有望以搭载固定翼垂直起降舰载机的方式,发挥出部分航空母舰的作战效能。只不过,由于很多人从一开始就不看好俄罗斯的大型军舰建造能力,故此事并未引发多少关注。

中国海军"辽宁舰"

不光是这样,去年于俄罗斯国内出现的一种声音,进一步放大了人们对俄罗斯自行建造航母或准航母一事的质疑,那就是有俄国内官员提议"应从中国这里回购'瓦良格'号航母",即解放军海军现役的"辽宁舰"。尽管此事看上去十分荒唐,但也确实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一些俄罗斯人对自家海军长时间无航母可用的不满和担忧,以至于到了"满世界搜罗航空母舰"的程度。

中国海军"辽宁舰"

而现在看来,23900型准航母成功实现舰体分段合拢,似乎说明俄罗斯开始逐步恢复苏联时期的大吨位水面舰艇建造能力。普京政府恐并不打算轻易向中国求助,同时也不想让俄海军"傻傻苦等"那艘倒霉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而是加快了新型准航母的建造,不排除这里面有"元首意志"的硬性因素在内。

另一种方案的23900型舰模型

只不过,以当下的进度情况来看,尚未下水的23900型舰,显然还有许多后续建造工作等待完成,海试也需要不低于1年的时间。俄罗斯海军真正列装该舰的时间,怕是不会早于2028年。如果"库兹涅佐夫"号在这段时间内依旧趴窝,那"没有像样的远洋航空战力"这一问题,还将困扰俄罗斯好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