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胡毓堃】

5月12日,库尔德工人党通过亲库尔德媒体菲拉特通讯社发布消息,正式宣布将解除武装并解散,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时间表。另一方面,土耳其政府对库尔德工人党的决定表示欢迎,总统埃尔多安称之为"历史性的"举动,是该国"迈向无恐怖主义道路上的一个关键篇章"。

在外界看来,土耳其政府与库尔德工人党能结束46年的武装冲突,对地区和平的意义不言而喻。当然在波折反复的和平进程背后,是地区形势激变下各方的复杂考量与博弈。目前具体的时间表、和平协议条件尚未正式明确,如何安排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人员,乃至库尔德人群体的权利与国家政治参与,这关系到双方和平进程的成效,以及该国和地区安全的前景。

各有所虑,一波三折

库尔德工人党正式成立于1978年11月27日,总部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以左翼库尔德民族主义为指导思想,早期致力于通过武力在土耳其与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交界处的库尔德人聚居区建立独立国家"库尔德斯坦"。因此库尔德工人党成立至今,特别是1984年8月15日宣布"库尔德人起义"以来,几乎就是与土耳其政府持续武装冲突的历史。

在此期间,库尔德工人党曾三次单方面宣布停火(1993年、1995至1996年、1999至2003年),但旋即都单方面恢复武装攻击。其创始人与领导人阿卜杜拉·厄贾兰也在1999年2月被捕,以叛国罪被判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关押于伊斯坦布尔附近的伊姆拉勒岛至今。

库尔德工人党创始人与领导人阿卜杜拉·厄贾兰

双方真正的双边和平进程努力始于2012年:12月28日埃尔多安在电视采访中公开承认土政府正在与厄贾兰谈判(始于当年10月),开启土耳其库尔德问题的"解决进程"。在遭遇了各种阻挠(包括针对双方高层人员和设施的袭击)后,双方于次年3月再度实现停火。不料2014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崛起,土政府被视为放任前者攻击库尔德人,甚至直接出兵,多次越境攻打叙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和平进程就此中断。

直至十年后,国际和地区形势剧变,土国内政治与社会生态亦不同以往,土政府适时调整内政外交政策,和平进程重启的曙光再现。

2024年10月22日,埃尔多安政治盟友、土议会第四大党民族行动党领导人代夫莱特·巴赫切利率先抛出橄榄枝,邀请厄贾兰前往议会演讲、解散库尔德工人党,以此释放出后者恢复自由的可能性。

2024年12月28日、2025年1月22日和2月27日,议会第三大党、亲库尔德人的人民平等与民主党派出代表团三次探监、与厄贾兰会谈。第一次会谈时,厄贾兰就告诉该党两名议员,自己愿意为实现和解而努力。正是在人民平等与民主党代表与厄贾兰第三次会面的当日下午,前者宣读了后者的亲笔信,信中明确提出库尔德工人党应召开大会、所有武装人员放下武器、自行解散。

2025年2月27日,库尔德工人党领导人阿卜杜拉·厄贾兰(中)呼吁库尔德工人党放下武器并解散。路透社

厄贾兰的声明看似突然,但据库尔德工人党内部人士披露,他与土政府官员保持会谈已有一年时间。尽管失去自由已达26年,但厄贾兰在该组织内的权威和话语权依旧有足够的分量,因此第二天(3月1日)库尔德工人党就宣布停火,承诺响应其呼吁,放下武器并解散。

5月5日至7日,库尔德工人党在伊拉克境内召开第12次大会,宣布了四项决议:结束与土政府的政治与军事武装冲突、向政治和合法斗争转型;解散库尔德工人党并停止一切活动;停止在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土耳其的军事与政治行动;由相应的委员会执行解散和放下武器的工作。土方保障了此次大会的安全,厄贾兰以电话形式参会,并批准了相关决议。

5月12日,库尔德工人党正式发布消息,称该组织在第12次大会中认定,库尔德人问题已经到了通过"民主政治"解决的阶段,因此库尔德工人党已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将"结束武装斗争的途径",自行解散,具体实施会在厄贾兰的领导和管理下进行。这份声明表示,重建土耳其与库尔德人的关系不可避免,该决定也"受到当前中东局势发展的影响"。

回顾并不算短的双边和平进程,明显可见以下特征:实现和平的直接动因在于库尔德工人党"停火休战",但深层次的因素离不开土政府对库尔德人的态度;由此,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始于土政府阵营(此前是政府主导"解决进程",这次是在野党获得执政党的默许后启动恢复和谈),而库尔德工人党在谈判中并不占据主动权,从放弃独立建国到"缴械解散"都是率先公开让步的一方。

首要原因,在于库尔德工人党军事和战略上的局面愈发被动。凭借军事力量上的优势,2018年以来土政府的持续行动(包括无人机空袭),明显压缩了库尔德工人党在土东南部、叙利亚、伊拉克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作为后方,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地区形势生变:叙政局去年底变天,土政府支持的沙姆解放组织掌权,并在今年3月10日通过协议将当地库尔德主要武装"叙利亚民主力量"整合进国家机构;伊拉克库区政治形势趋于稳定,其领导人同样支持和平进程而非暴力斗争。

在库尔德人问题如愿成为土政坛主要议题情况下,库尔德工人党内的改革派看到了和平解决库尔德人问题、在土耳其境内实现厄贾兰"民主邦联主义"的曙光;而站在保守派的角度,生存空间持续被压缩,叙利亚和伊拉克也难以提供过去的后方支持和安全庇护,"武装斗争"的希望愈发渺茫。放下武器、自我解散,看似惊讶但却是别无良方的选择。

对于土政府和埃尔多安来说,整合、拉拢库尔德人有望为其政治目的服务。外界盛传埃尔多安希望突破现行宪法限制、在2028年大选后开启第三个总统任期,几乎成为公开的秘密,而要想合法地实现这一目标,要么按照现行宪法解散议会、提前大选,要么修改宪法。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议会五分之三(360席)的多数支持,但目前埃尔多安执政联盟议席不够,因此库尔德人和人民平等与民主党是否支持,就成为其合法连任成败的关键。

抛开"政治交易"不谈,厌倦冲突、渴望和平是土社会和民间的多数共识。40多年的冲突,已导致超过4万人死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悲剧,即便是土东南部地区很多库尔德人也不想要无休止的冲突。库尔德工人党因为数次制造大规模流血事件,被土耳其、欧盟、北约、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组织指定为恐怖组织;反过来,土政府军的严厉打击导致约4000个村庄完全被毁、300万人流离失所。如果冲突没有尽头,最终不会有人是赢家。

安全前景:谨慎乐观

库尔德工人党解散并解除武装,意味着土耳其境内与政府最主要的冲突要素在形式上消弭,不仅是和平进程的重要步伐,在现代土耳其历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如何妥善完成武装冲突向合法博弈的过渡、转型,如何将库尔德人真正纳入到土政治、社会框架之中,是土耳其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一步。处理得当,意味着前景大好,反之则难免更多的动荡与混乱。

目前最直接的关切,在于库尔德工人党能否做到名副其实的解散并完全放下武器。

一方面,库尔德工人党的声明并未给出具体的日程,而且提出厄贾兰是具体实施的负责人,言外之意是事实上恢复厄贾兰人身自由乃前提条件,并非毫无保留地"先散为敬"。另一方面,土政府也没有明确承诺"交换条件",埃尔多安表示土情报机构和其它部门会密切监控库尔德工人党的解散过程和详情,明显也要先观察对手的动向--土政府此前甚至警告,如果后者拒绝放下武器,今夏将遭到军事打击。

更重要的是,如何定义完全解散并解除武装,可能成为双方争议乃至冲突再起的由头。土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发言人厄梅尔·切利克指出,库尔德工人党的决定必须适用于其所有分支和延伸组织,即土政府长期对库尔德工人党的"广泛定义",包括在伊拉克、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特别是"叙利亚民主力量"的主力军"人民保护部队"。

库尔德工人党并未承认土政府的说法,"叙利亚民主力量"亦矢口否认自己隶属于前者,还在厄贾兰发出解散指令后第一时间放话,称这一要求与其无关。由于事实上"叙利亚民主力量"不少武装人员的确来自库尔德工人党,且库尔德工人党部分武装人员对于厄贾兰的指令并不满意,不能排除他们不听指挥,在边境地区重整武装、另立山头的可能性。

库尔德工人党固然是最具代表性的"抵抗力量",但毕竟无法代表全体库尔德人,特别是该群体超过3000万人(是中东地区人口第四大族裔),是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四国数量可观的少数族裔(其中在土耳其占总人口约15%)。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中东项目协调人优素福·詹就指出,库尔德工人党只是土耳其国内外库尔德人运动中的一支,因此该组织解散后会发生什么才至关重要。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2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内阁会议后发言。

站在土政府和埃尔多安的角度,是否满足库尔德人的权利要求,甚至让其参与国家权力分配,同样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艰难选项。土耳其现行宪法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长期以来库尔德语在公共场所禁止使用,官方甚至不承认库尔德人的存在。尽管埃尔多安掌权后为了加入欧盟,有限度地放松了相应限制,但要满足库尔德人的要求几乎意味着必须修宪。

近年来多项民调显示,超过40%的土耳其族人不支持库尔德人的语言与文化权利(尽管支持者仍占微弱优势),尤其是埃尔多安和执政党的支持基本盘。假如为此而修改宪法,给予库尔德人更大的语言、文化和政治参与权利,是否会引起自己支持者的恐慌和反弹,不利于埃尔多安今后的权力布局,并将武装冲突转变为基于族群分野的政治、社会撕裂,都是土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与此同时,库尔德人问题从来不只是简单的一国内政,而是地区问题,土政府和库尔德工人党未来互动的每一步,都可能对中东地区造成"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反之,周边国家的动向,也会对此次和平进程产生推动或干扰的作用。

目前来看,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动向最值得关注。一方面,纳入国家机构的"叙利亚民主力量"能否获得自己想要的地方民族自治,是土耳其和周边所有国家都密切关注的问题。"叙利亚民主力量"拥有约10万武装人员,其宣称的自治领域覆盖全国30%的领土和70%的油气资源,在叙内战期间因"反恐"名义获得了美军支持,因此才有了其支持库尔德工人党,参与地区博弈的底气。

现如今"叙利亚民主力量"签署了"政府收编"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仅表示计划让美军撤出叙利亚,更在目前的中东之行宣布取消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并会见叙过渡时期总统艾哈迈德·沙拉,表明美国政府对叙政策的重大转弯。当美国从支持"叙利亚民主力量"转为支持叙政府,那么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命运亦出现变数。

5月14日,特朗普与沙拉(右一)在沙特举行会晤。 推文截图

有消息指出,埃尔多安并不乐见邻国库尔德地区实现更大自治,否则会影响到本国库尔德人的态度以及和谈进程。反过来,尽管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不承认与库尔德工人党和平进程的关系,可正如荷兰专门研究库尔德人问题的媒体人弗拉迪米尔·范·维尔根博格在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撰文指出,库尔德工人党达成和平协议,会为土耳其对叙利亚的进攻按下暂停键,因为这意味着土政府不再那么担心"叙利亚民主力量"在两国边境地区的持续存在。

伊拉克库区局势相对稳定、影响不如叙利亚库尔德武装那么大,可同样是不能忽视的变量。该地区两大主要政党分别为执政的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库民党)和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其中前者与土耳其政府关系更密切、支持土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与建设,后者则与伊朗和库尔德工人党关系更密切,其创始人、伊拉克前总统贾拉勒·塔拉巴尼甚至扬言"一只猫也不会给土耳其"。

伊拉克政府当然希望土军能完全撤出本国领土,而土政府与库尔德工人党走向和解自然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不过考虑到土政府未必愿意迅速在安全与外交政策上大转弯,放弃自己在当地的一个"棋子",且库民党甚至希望土军的有限存在能成为自己制衡伊政府的筹码,伊拉克库区的政治力量会如何看待此次和平进程,又希望对此施加怎样的影响,从而服务于自己的利益,同样错综复杂,需更多时间观察。

无论如何,能从暴力冲突走向和平,不仅意味着恢复土耳其国家的基本安全和社会秩序,更有助于在关键时刻发展经济,特别是重建东南部库尔德人聚居区饱受战火摧残的欠发达经济,对于土耳其的社会和解与政治改革同样具有长远效应。然而如何靠近最理想的结果,避免事情走向反面,每一步都并不容易,这考验着土国内乃至地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