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基金组织)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第51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基金组织工作等议题。

会议认为,世界经济正处于关键转折点。近期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导致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给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带来风险。会议重申支持强劲的、以份额为基础的、资源充足的基金组织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核心,期待各国尽快完成第十六次份额总检查下份额增资的国内批准程序。会议认为,基金组织份额占比调整应旨在更好反映成员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比重,同时保护最贫困国家发言权。

鲍威尔激情讲话强调独立性,欧洲央行力挺

4月26日,据海外媒体报道,鲍威尔周五在IMFC会议上强调,央行必须远离政治干预,以确保它们能专注于维持通胀稳定和就业率高企。鲍威尔言论引发与会者多轮掌声,随后他的同行们也发表了同样充满激情的讲话。

鲍威尔在IMFC会议上 外媒图片

鲍威尔称:"我们绝不会受到任何政治压力的影响",他在同一场合还补充道,"人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关系。这不是问题。但我们会严格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而不考虑政治或任何其他无关因素。"

特朗普近期多次公开表达了对鲍威尔的不满,并多次施压要求美联储降息。但鲍威尔一直强调央行独立性的重要性,并表示美联储在制定政策时不会考虑政治因素。在上周的发言中,鲍威尔指出他和他的同事只有在"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才可被罢免。他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在华盛顿,在国会,得到了广泛理解和支持。"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表示支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鲍威尔正在"尽其所能地履行美联储主席的职责"。她在《华盛顿邮报》的一次活动上表示:"美联储主席的才能和能力让我感到安心。我知道,他正在竭尽全力、严守纪律地履行他的使命。"拉加德"非常尊重鲍威尔主席--我知道他正在尽其所能服务美国人民,维护金融稳定,这与价格稳定息息相关。"

美联储将于周六开始进入5月6-7日政策会议前的例行静默期。市场普遍预期,下周美联储利率决议将连续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

分析称,鲍威尔和其他官员已表示愿意暂时按兵不动,部分原因是防范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持续通胀的可能性。

潘功胜:愿深化与IMF合作,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IMFC会议并发言。

潘功胜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下行风险突出。近期美国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治理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破坏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同时也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发达经济体尤为严重。这对全球金融稳定造成威胁,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构成严峻挑战。潘功胜强调,中国愿进一步深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支持基金组织在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潘功胜(右)在IMFC会议上 美联社

同时,潘功胜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面对外部环境冲击,中国政府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在阿拉木图举行的中国-中亚外长第六次会晤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美方一意孤行,向180多个国家随意加征关税,侵犯了各国正当权益,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损害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了全球经济稳定。中方站出来进行必要反制,既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际规则秩序和国际公平正义。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邻国共谋发展,同世界共享机遇,同时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

潘功胜在会见欧洲高级官员时还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潘功胜强调,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中国和欧洲应通过中欧央行会议机制、中欧金融工作组和中英金融工作组等渠道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扩大金融业相互开放,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此前,据海外媒体报道,特朗普称中美正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而中方予以否认,称这是"假新闻"。

摩根大通调查:市场认为美国经济滞胀概率高,现金资产最被看好

摩根大通周五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市场普遍认为未来一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的风险远高于陷入衰退的风险,而2025年最被看好的资产类别是现金。

摩根大通表示,此次调查于4月1日至24日期间进行,共有495位投资者参与。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由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是对美国影响最为负面的政策。有60%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将停滞,并且通胀水平将持续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其中,约20%的受访者预计通胀率将超过3.5%。与此同时,市场也普遍预期美元将走弱,大多数受访者预计到年底欧元兑美元汇率将达到1.11或更高水平,这意味着美元今年将贬值至少8%。

摩根大通表示:"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投资者与全球投资者在(美国政府换届后的)经济影响和市场反应方面,观点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料不会从当前水平大幅下降,现金预计仍将保持高价值。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到2025年底,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达到或高于4.25%。

近一半受访者预计,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将维持在当前66美元/桶附近,另有三成受访者预测油价将下探至60美元/桶或更低。

57%的受访者预计,美股将是今年资金流出最多的资产类别。

美国银行警告美股只是暂时反弹

尽管美股出现反弹,但部分华尔街机构依然对后市不太看好。

从历史数据来看,自1980年以来,曾发生过10次类似的抛售事件,每次抛售的规模约占总市值的 0.6%。与那些情况相比,最近的这一轮抛售持续时间更短,程度也更轻。不过,时机很关键。这次抛售恰逢投资者对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以及由人工智能推动的股市上涨是否已经超前产生质疑之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10次外国投资者抛售美国股票的情况中,有7次美国股市实际上出现了上涨。像特斯拉和英伟达这样的科技股仍处于结构性增长的浪潮中,即便海外资金撤离,它们或许仍会持续吸引本土资金流入。真正的问题是投资者无法确定这次抛售是全球资金更深入转移的开端,还是外国资金大量回流前的一次短暂停歇。

美国银行的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建议,在不确定性彻底结束前,投资者应该趁美股、美元反弹时卖出。 Hartnett和他的团队在报告中指出,"我们仍然会在债券、黄金下跌时买入,在标准普尔指数/美元上涨时卖出。"Hartnett补充说,市场的"痛苦交易"表明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下行空间。 报告指出,美元正处于长期贬值趋势中,而资金撤离美国资产的趋势还将延续。这一趋势将持续到美联储开始降息、"贸易战"彻底结束以及消费者支出保持韧性为止。

摩根大通周五公布的调查显示,市场普遍认为未来一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的风险远高于陷入衰退的风险,而 2025 年最被看好的资产类别是现金。此次调查于 4 月 1 日至 24 日期间进行,共有 495 位投资者参与。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由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是对美国影响最为负面的政策。有 60% 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将停滞,并且通胀水平将持续高于美联储设定的 2% 目标。其中,约 20% 的受访者预计通胀率将超过 3.5%。

回顾本周,美国资产在周一上演了股债汇"三杀",黄金和避险性质的瑞郎等货币加速上涨,金价再创历史新高。特朗普后来表示他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同时软化贸易关税相关的态度,美股下半周反弹上行,不过仍未恢复到4月2日关税政策发布前的水平。

在当前关税政策多变的背景下,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备受关注。本周美股三大指数虽震荡反弹,科技巨头表现突出,但市场深层矛盾与外部冲击交织,局势依旧微妙。关税争端持续发酵,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及欧央行态度成为焦点;同时,中美相关表态也传递出关键信号;华尔街机构对美股前景分歧明显,美国银行发出预警。

特斯拉近期股价走势 同花顺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