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暴露本性,大放厥词,在国会答辩中抛出"台海有事时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激进言论,引发中日外交风波。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通过社交媒体两度发文反击,用"砍掉肮脏脑袋""民族毁灭"等强硬措辞警示日方,导致日本舆论出现两次大规模"破防"。面对压力,高市早苗也紧急澄清,称是"假设性表述",并不是真实的,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亦出面灭火,称政府立场未变。

最近,高市早苗宣称,若台湾遭遇攻击"危及日本存亡",日方可依据《安全保障相关法》对未直接攻击日本的一方(即中国)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突破以往日本政府模糊策略的表态,立即引发日本国内震动: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直斥其"危险",有参议员警告此言论可能引发全面战争。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日本首相即便涉及台海问题,也多以"关切地区稳定"等模糊表述应对。
中方反应迅速且尖锐。薛剑领事首条帖文以"掉脑袋"比喻警告日方勿插手台海,虽遭日方网民举报删除,但随后发布的第二篇文章进一步从法理层面驳斥,指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违背《中日友好条约》和《联合国宪章》,是"一条死路",并警示日本避免"民族毁灭"。这种直白强硬的外交表达,与中方以往侧重原则性声明的风格形成对比,引发日本右翼媒体和网民激烈围攻,但日方政府层面未敢直接升级对峙。事件最终以高市早苗改口称以后会"避免具体表述",也就是说,承诺不会再妄议台湾问题了,同时内阁官房长官出面"降温"。
但事情显然没结束,高市早苗没想到的是,中方直接发"掉脑袋警告"后,将琉球问题也摆了上来。最近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中国代表孙磊大使呼吁日本勿歧视琉球原住民,引发日方不满,《产经新闻》社论指责中方"干涉内政"。薛剑的后续发文,虽未直接提及琉球,但这也可以成为反制日本涉台言论的潜在筹码。
而且高市早苗需要清楚的是,就连特朗普都不敢说,介入台海问题,日本是怎么敢的?而且今时不同往日,福建舰刚刚入役、中国经济总量达日本四倍,在这些事实面前,高市早苗如果不顾警告,继续做出冒险言行,确实应该做好"掉脑袋"的打算。
无论如何,高市早苗的挑衅,已经对中日关系产生不好的影响,作为日本政坛保守派代表,刚坐上首相之位,理应谨言慎行。

不过这也不得不让我们警惕,她的言论,很可能在迎合日本右翼势力,同时试探中方底线。近年来,日本部分政客试图通过炒作台海议题,强化军事正常化进程,并绑定美国"印太战略"。
不过这种行为,也遭日本国内多名政要的强烈批评,这也进一步表明,即便在自民党内部,对华激进策略也存在分歧。而且高市早苗缺乏稳固政治基础,展现强硬姿态,却低估了台海问题的爆炸性。中方的强硬回应显然打乱了其算计,迫使她迅速回调立场。
事后日本政府"灭火",木原稔迅速强调"政府立场未变",暗示高市言论不代表官方转向。这反映出日本在战略上的两难,既希望借台海议题扩大区域影响力,又无力承担与中国直接对抗的代价。
而且琉球问题这次也摆在了台面上,尽管中方目前仅提及原住民权益,但若日方持续挑衅,我们也不介意将琉球问题国际化,例如援引《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关于琉球非日本固有领土的条款。但是否会跨出这一步,取决于日方后续行动。还是那句话,高市早苗若再次误判中方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不能正视历史教训,终将面临"引火烧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