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引发了美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也让自己的团队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马斯克劝说特朗普停手,被直接拒绝,旗下的企业则现身中方的圆桌会议,他已经作出了选择?
可以说,特朗普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就是想要进行一场"金融讹诈",想要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收割利益。在上台后,特朗普先是对中国加税15%,中方第一时间就启动了多项反制措施,这让他认为中国的关税底线是20%-25%。因此,特朗普这次直接对华加税34%,他认为这个幅度超过了中方反制的极限,但又在中国供应链短期内承受的范围内,因此中方很快就会找他进行谈判。然而,就在特朗普坐等大洋彼岸的来电时,却发现中方直接启动反制,这让他想要"恐吓中国"的计划破产。而且,对特朗普"再加50%"的威胁,中方回应"奉陪到底",这彻底击碎了他的幻想。
看到这个情况,原本想要借着特朗普的政治影响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投机"的马斯克,彻底坐不住了,急忙出面劝说"撤销对等关税"。或许马斯克也没想到,特朗普的"逆全球化"举动会如此激进。不过,特朗普果断拒绝了马斯克的建议。鉴于在今年5月,马斯克就会辞去政府效率部的职务,这次在关税政策上的分歧,会不会成为他与特朗普决裂的"导火索",目前还无法作出预测。
不过,马斯克的一项举动,似乎表明他已经在寻求退路。就在中美"关税战"进入白热化之际,一场美资企业圆桌会在中国商务部的主持下举行,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也在出席企业中。有分析指出,中方此时举行美企圆桌会,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虽然中美发生了"关税战",但中国的营商环境不会有任何变化,只要美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中国市场的大门依然向他们敞开。而从美企的情况看,仅圆桌会就有20家企业出席,可见在他们眼中,中国不仅是生产基地和市场,更是决定其全球影响力的战略要地。
连重要盟友都不支持自己的关税政策,足以说明特朗普正在陷入内外交困的处境。不过,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在亚洲,马来西亚已经表示,他们将组建一个地区阵线,联合东盟国家对特朗普的关税措施进行强力回应。在美洲地区,美国的传统盟友加拿大宣布,将对美国汽车加征25%关税,作为反制措施。同时,日本、欧盟等美国的盟友,已经准备强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显然,特朗普的"金融讹诈",不仅达不到收割利益的效果,反而让自己的"盟友圈"名存实亡。如果特朗普还不停手,他只会让美国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