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田径名将吴艳妮因一组"肯豆风"黑丝写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照片中,她身着黑色紧身衣搭配半透明丝袜,大秀肌肉线条,却因修图过度被嘲"亲妈都认不出"。评论区瞬间分裂:有人骂她"不务正业",称"运动员就该专注赛场";也有人力挺"打破刻板印象,肌肉与性感并存"。
面对争议,吴艳妮的回应够刚:"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喜欢!"更硬核的是她的成绩单--2025年钻石联赛厦门站跑出13秒00赛季最佳,室内锦标赛以8秒01打破全国纪录,目前亚洲排名第二。赛场上的突破与场下的争议形成奇妙共生,她的社交媒体账号带动女子100米栏搜索量暴涨300%,商业代言拿到手软。
但质疑声从未停止:为何男性运动员纹身是"真性情",女性穿黑丝就是"擦边"?这种双重标准背后,是对女性身体的苛刻规训。正如她母亲所言:"她首先是个女孩,然后才是运动员。"当吴艳妮用成绩证明"性感不影响跨栏",或许我们更该思考:流量争议是否正让冷门项目走进大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