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毫无预兆地宣布辞职,美国总统特朗普被问及此事时,仅吐出7个字 "我对此一无所知",而紧随其后,中国外交部便针对日本参议员石平出台了反制措施。

缘何日本政局变动会发生在这样一个节点?特朗普的漠视回应,是否将美日同盟的真实状态暴露无遗?中方的反制举措,又会对后续三方关系演变产生何种影响?

如果仅了解石破茂在记者会上所言 "日本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已结束,此时宣布卸任是合适的时机",人们很容易觉得他是 "功成身退"。但其辞职背后,实际上暴露出自民党难以逆转的政治颓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石破茂所领导的执政联盟先后在众议院、参议院选举中连续遭遇惨败这也是自民党成立以来,首次在参众两院都丧失控制权。

选举接连受挫后,党内的不满情绪再也无法隐藏。党内元老麻生太郎甚至公开要求"尽快换掉石破茂"。

因此,石破茂口中的 "感到惭愧",与其说是主动承担责任,倒不如说是在党内强大压力下,为避免自民党分裂而做出的无奈抉择。

特朗普首次被问到石破茂辞职一事时,那声 "我对此一无所知",令不少人感到讶异。作为日本的重要盟友,美国总统怎么可能对日本首相辞职这般重大的事情不知情,况且美日刚正式签署涉及关税的备忘录。

美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向来是 "以利益为导向"。比如,美日之间达成的关税协议,表面上给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降低的关税税率,可却要求日本对美投资 5500 亿美元,并且条款中还暗藏 "90% 投资利润归美" 的规定。

在安全领域方面,美国也是不断施压,要求日本将防卫预算提升至 GDP 的3.5%,这远远超出日本此前设定的 "2%" 目标。

可这样的合作,对于日本而言,完全是单方面的利益牺牲,而特朗普的 "不知情" 回应,实际上戳破了美日同盟的"假象",表明美国仅仅在乎自己能从日本获取多少好处,对于日本所面临的政治困境,完全不上心。

也正因如此,在日本国内才会出现,"日本是美国的提款机"以及美日同盟裂痕进一步扩大等说法。

就在石破茂宣布辞职后不久,中国外交部公布了一项针对日本的反制措施,而且手段毫不手软。中方对日本参议员石平实施严厉制裁,冻结其财产、禁止与其合作、拒发签证等。

这位日本政客近来涉华敏感议题上可谓是无恶不作,率团窜台、参拜靖国神社、在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上,也多次散布虚假信息,完全违背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

中方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出手,本质上是对这类反华行径的正常回应。

但值得关注的是,石破茂政府在任时虽然试图在对华关系上 "保持温和",却没能约束住国内右翼政客的小动作,石平的这些行为,其实就是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一个缩影。

那么中方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出手,很显然是意有所指。石破茂才刚辞职,日本紧接着要进行新总裁选举,不管是主张 "对华强硬" 的高市早苗,还是倾向 "务实合作" 的小泉进次郎,新政府的对华政策都将左右中日关系的走向。

中方此次的反制,更像是给日本新政府提了个醒:要是对右翼势力破坏中日关系基础的行为听之任之,后续所引发的后果只会愈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