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分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引发了全球对俄乌局势走向的高度关注。
这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华盛顿和莫斯科首次进行最高级别的通话。外界认为,这通电话证明,俄乌双方已经基本赞同,可以通过谈判来实现乌克兰危机长期解决。那么,持续近3年的俄乌冲突,止战是否指日可待?
破冰通话,开启和谈新局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他与普京通话,双方一致同意恢复和谈,并指示各自团队"立即开始"谈判工作。随后,特朗普再次发文称,他已与泽连斯基通话,告知了他与普京的谈话内容,泽连斯基"与普京一样,想要缔造和平"。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此次通话释放哪些信号?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立凡认为,此次俄美领导层在脱离接触很长时间后的再度接触,意义重大,表明双方有意愿处理俄乌冲突并寻求三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通话后也强调,乌克兰"比任何国家都更渴望和平",正在确定与美国的协同动作,以阻止俄罗斯的侵略并保障可靠、持久的和平。李立凡表示,这表明乌克兰方面也在积极寻求和平解决方案。但他同时提醒,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中,乌克兰的立场和行动仍存在诸多变数。
特朗普还透露,他将与普京在沙特会面。据称,美方谈判团队包括国务卿鲁比奥、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沃尔兹以及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
底线明确,博弈趋于明朗
通话后,特朗普明确表达,乌克兰加入北约并将其边界恢复到2014年之前状态的希望"不切合实际",给乌克兰有关俄乌谈判的愿景泼了冷水。
李立凡分析,此次通话底线和红线已划定,即乌克兰加入北约以及克里米亚问题没得谈,各方态度在关键问题上逐渐清晰,为后续谈判奠定基础。"俄乌双方目前在库尔斯克州等地拼筹码,为未来利益交换做准备。"
李立凡还注意到,此次俄美通话未提及欧盟、中国等第三方,可能是特朗普想突出自身作用,聚焦自身利益点。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俄乌冲突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社会广泛参与,随着谈判推进,第三方在和谈中的角色或许会被重新审视。
利益权衡,和平仍存变数
从战争走向来看,李立凡预判今年有停火的可能。特朗普竞选时多次表示上台后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虽未实现,但此次与普京通话后,双方同意"非常密切"地合作以彻底结束战争。这一系列表态增加了和平解决冲突的可能性。
"特朗普的动机是关键因素。"李立凡直言,特朗普上台后以"反拜登"为战略目标,认为拜登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犯了错误,他想通过制止俄乌战争来彰显自己的成功;同时,他秉持利益至上原则,认为美国在乌克兰得不到最大利益,而与俄罗斯合作能获取更多利益,所以希望尽快结束战争。从特朗普早些时候对乌提出的"稀土换援助"协议,就可看出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利益考量。
从目前来看,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虽出现转机,但仍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李立凡指出,在谈判模式及方向上,存在多种可借鉴模式,如联合国或非冲突代表参与,借鉴芬兰模式、板门店模式,或俄罗斯提出在乌克兰东四州设立60天到360天期限缓冲带的综合模式等。"若能设定缓冲带并形成停战区,今年存在分阶段解决俄乌冲突的可能,这符合世界大国需求。"
乌克兰内政方面,泽连斯基当前支持率不如从前,在库尔斯克地区优势难以为继,战争延长可能出现反对派。而俄罗斯目前已占领乌克兰约20%的领土,相比俄罗斯庞大国土,库尔斯克在领土交易等问题上作用有限。"泽连斯基目前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最希望拿到西方援助。"
此外,俄乌可能还会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