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美国还在以关税为筹码逼迫其他国家屈服的时候,中国外长王毅在金砖外长会晤上发表了讲话,在演讲中他点名美国,呼吁其他国家不要向贪得无厌言的霸凌者屈服。
一天后,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条名为《不跪!》的视频与王毅外长的讲话相呼应,再次强调中方立场,不会跪、也不会退,美国代表不了全球贸易,多艘载满物资的巨轮正驶向宁波的消息就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中国不跪的底气是什么呢?
中国不会屈服
4月28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金砖国家外长会晤现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发言掷地有声:"妥协退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直指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将关税作为胁迫工具的霸权行径,强调维护多边贸易规则是国际社会的紧迫课题。
有数据显示,到了2025年,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比美国2024年的GDP还多,美国过加征关税得本质是要将他们的债务危机转嫁给别的国家,是美国有限的体现。
就像中国外交部发布的视频《不跪!》中提到的两件美国经济霸权的经典模板,即美国对日元升值的干预与阿尔斯通事件。
1985年《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导致日本陷入"失落的二十年",出口竞争力被系统性削弱,2013年,美国以《反海外腐败法》肢解法国阿尔斯通,迫使其核心能源业务以低价出售给通用电气。
这两起事件暴露了美国"规则武器化"的本质:利用国际体系优势地位,将贸易规则异化为打压他国的工具。
现在美国仍然试图通过霸权维系经济霸权,然而,2025年的现实表明,这种"强权即真理"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正在遭遇反噬,当美国对华输美商品关税飙升至125%时,中方以同等力度反击,并将稀土等关键资源纳入出口管制清单。
美国半导体产业因此陷入被动,其35%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而重建供应链至少需5年时间。这种精准反制,使得美国科技巨头不得不绕道第三国采购,成本激增15%。
他们的单边主义不仅遭遇外部反击,更引发内部撕裂,加州政府起诉联邦关税政策"非法",小企业主哀叹"熬不过短期阵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贸易不确定性加剧衰退风险,而民调显示过半的美国人反对"对等关税"。
与美国相比,中国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美国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只占不到五分之一,并不能代表全球,中国很快就找到了替代美国的方案,驶向宁波港口的多艘装满巴西大豆的巨轮就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中国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覆盖的全球贸易量愈加庞大,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拓展至数百国家,美元结算份额降低,多边框架与区域合作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美国主导的旧秩序,这些都是中国的"不跪"的底气。
除此之外,从特朗普政府的行为来看他们并不是多么守信的人,即便现在达成了协议后面也很可能会出尔反尔,屈服于美国就像落入了暴风眼,只能的到一时的安宁,反而会陷入更深的危机。
中国的不妥协,本质是对全球化规律的尊重,当美国试图以关税切割世界时,王毅呼吁金砖国家"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就是要以多元均衡替代单极霸权,将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诉求加入国际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