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说红薯是救命粮,小时候常听他讲福建闹饥荒那会儿,家家户户下地挖红薯填肚子,前些天陪他在田埂上走,老人忽然指着地里那片紫藤问,现在超市里红薯卖八块一斤,你说这东西真当不了主粮吗?。
三百多年前,陈振龙冒着风险把薯藤带回来,这事真改变了日子,我翻过县志,知道一株红薯顶得上几斗稻米,福建巡抚推广时,把种薯挨家挨户发下去,可现在超市里,红薯总和山药、南瓜搁在一块儿,当杂粮卖。
真正懂农活的老把式心里都有数,去年夏天跟表叔收红薯,他一边挖一边说,这东西跟娇气的姑娘一样,从下种到收成哪样不得操心,选种得挑个头匀称、表皮光溜的,只要有一点虫眼,来年就别想有收成,育苗得用稻草盖着保温,移栽后三天两头就得去拔草,最烦的是收完得挖地窖存着,一不留神就烂成一堆泥巴。
隔壁张叔去年种了三亩土豆,日子比种红薯好过些,土豆埋在土里不用搭架子,收回来装袋堆进仓库就成,有次我问农科站的王师傅,他说红薯糖分高,吃多了容易胃胀,土豆里抗性淀粉多,当主食更顶饿。
超市货架上,红薯被做成脆片、淀粉,还成了奶茶的原料,上周在菜市场碰见卖红薯的刘婶,她正把长得歪歪扭扭的小红薯挑出来喂牲口,这些样子差的,连拿去加工都不划算,她这话让我忽然想明白,可能就是这种挑挑拣拣,让红薯一直没当成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