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正在急剧升温。短短72小时内,乌克兰政府连续做出三项重大决策,每一项都预示着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一场牵动全球神经的大战似乎已迫在眉睫。
乌克兰紧急备战三连击
7月15日前后的72小时,基辅方面动作频频。首先是乌克兰最高议会宣布将国家战时状态再次延长90天至11月5日。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第N次延长战时状态,但这次延长的时机格外敏感。
更引人注目的是泽连斯基签署的总统令。乌克兰正式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这意味着乌军今后可以合法使用杀伤性地雷。据联合国排雷行动处数据,乌克兰已是全球地雷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退出公约后,未来乌克兰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雷区。
第三是政府高层人事的重大变动。乌通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泽连斯基计划对内阁进行大规模改组,总理什梅加尔、国防部长乌梅罗夫等关键职位都可能换人。这种临阵换将的做法引发外界质疑--为何现在才想起调整团队?早前在做什么?
这三项动作释放出明确信号:乌克兰正在为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做准备。但问题是,面对俄军的优势兵力,这些准备是否足够?时机是否恰当?
美俄乌三角博弈白热化
就在乌克兰加紧备战的同时,美俄之间的博弈也在升级。特朗普近期向普京发出"50天最后通牒",但俄方反应冷淡。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公开表示,这不过是"政治作秀"。
值得注意的是,泽连斯基的最新动作明显与特朗普的意图相左。美国《军事观察》杂志披露,美国最新一批对乌军援中包含JASSM空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达370公里,俄境内至少30个军事基地将处于乌军打击范围内。
俄方对此已有准备。西方媒体证实,美国的"爱国者"防空系统难以拦截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一旦乌军使用远程武器攻击俄本土,必将招致俄方更猛烈的报复。
这种复杂的三角博弈中,乌克兰的决策空间实际上非常有限。泽连斯基政府的每一项选择,都可能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变量。
中国强硬回应日本挑衅
就在俄乌局势紧张之际,日本突然跳出来搅局。日本防卫省发布《防卫白皮书》,特别强调中俄联合军演的"威胁",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反应迅速且强硬,明确表示对日方白皮书内容持严重立场,强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中国这次快速反应传递出明确信号:绝不允许任何国家趁乱渔利、煽风点火。日本若继续挑衅,必将自食其果。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反对任何形式的拱火行为。
大战阴云下的世界局势
当前局势,有这么几个关键观察点:
第一,乌克兰的备战动作表明,未来几个月可能迎来冲突的关键节点。但临阵换将、仓促调整都存在巨大风险。
第二,美国军援升级正在改变战场规则,远程打击武器可能使冲突进一步扩大化。俄方已多次警告,这将导致严重后果。
第三,日本等国家试图浑水摸鱼,借机推进自身军事议程。国际社会必须警惕这种危险动向。
中国在这个敏感时刻的表态尤为重要。一方面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拱火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和平解决方案。在乱局中,中国的声音是维护地区乃至全球稳定的重要力量。
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取决于各方能否保持克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任由冲突升级,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当务之急是推动停火止战,而非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