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合峰会刚结束,普京就邀请莫迪上了自己那辆传说中的"奥鲁斯"专车,两人关起门来聊了整整一小时,这才去参加正式的代表团会晤。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豪车--耗资1.9亿美元制造,能挡子弹还能隐身,配备了先进的通信加密系统,简直就是陆地上的空军一号。
问题来了,两个大国领袖为啥要搞这种"车载密谈"?克宫说什么因为车内环境舒适、行程紧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怕墙壁有耳,人多嘴杂啊!
最大的可能就是美国那边压力太大了。
特朗普前阵子放狠话,威胁要在50天内达不成俄乌和平协议,就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还要对部分国家实施"二级制裁"。
那个拍马屁拍得飞起的北约秘书长吕特竟然还跳出来帮腔,宣称中国、印度和巴西这些国家要是继续跟俄罗斯做生意,就等着被"二级制裁"狠狠收拾。
这下印度真坐不住了,凭啥啊?俄乌冲突之前,印度从俄罗斯买石油一年才400多万吨,现在都快9000万吨了,美国想掐就掐?门都没有!
更要命的是军火生意,印度超六成的军购都来自俄罗斯,这可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铁哥们"关系。现在美国挥舞制裁大棒,莫迪能不急眼吗?肯定得跟普京好好商量商量,怎么应对这个"二级制裁"的威胁。
还有个更有意思的可能性--莫迪很可能是来当"传话筒"的。
最近泽连斯基到处找人调停俄乌冲突,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老大,在这事上一直保持中立,说不定这次莫迪真的带着停火的口信来了。
想想就知道,印度这个位置有多尴尬,既要跟美国搞"印太战略",又不能彻底得罪俄罗斯这个老朋友。现在印俄关系确实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从以前的准结盟关系降格为基于共同利益的务实合作,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谁也不敢轻易翻脸。
最关键的是,这次专车密谈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印度绝不会完全倒向美国。
莫迪事后还在社交媒体发文,说跟普京的交流"一如既往具有启发性"。这话说得多巧妙,既表达了对俄罗斯的重视,又没有过分刺激美国,左右逢源啊!
普京这招也是老辣得很,专门让莫迪坐自己的专车,这待遇可不是谁都有的。要知道这辆Aurus Kortezh集豪华、尊贵与科技于一身,堪称俄罗斯工艺的巅峰之作,现在让莫迪坐了一小时,这面子给得够足的。
特朗普原本想着通过极限施压让各国就范,结果却适得其反,把原本的"准盟友"给推到了对手那边。
这就是现实政治的精彩之处--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考量。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谁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谁就能在全球大变局中抢占先机。
很显然,这一轮博弈下来,莫迪做出了相当明智的选择,这次选择坐上普京的专车,就是在明明白白告诉华盛顿:想让我乖乖听话?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