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第1242天。俄军发动的第二波夏季攻势,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天,借着周末到来的机会,俄军在正面战场的突击速度,也明显趋缓,不仅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行动,甚至连扩大沃尔昌斯克桥头堡阵地的行动也停了下来,不过,俄军拉平战线,对新占据点周边地区的扫荡行动,却非常密集。显然,俄军这是在为下周更大的进攻行动扫清障碍。因此,纵观这一天的战局变化,就有如下三点,非常值得关注了:

第一点,俄军稳步推进苏梅安全区。7月14日,俄军继续扫荡苏梅安全区周边的乌军残部,逐渐蚕食乌军在俄安全区内的突出部:据乌军情总局所控制的深层国度网显示,俄军在当天又夺取了这个突出部大约六平方公里的阵地,从而苏梅市正北方向俄控安全区的面积扩大到了214平方公里。

近期,乌军统帅部从其他战场,抽调了不少部队投入了苏梅方向,甚至就连从未在战场上露过面的总参直属的特战部队--犀牛集群,都和哥伦比亚的雇佣兵一起,顶到了苏梅最前线。显然,基辅不仅在努力破坏俄军在边境线建安全区的行动,甚至,攻入俄本土,也一直是乌军统帅部的渴望,因此,双方在苏梅方向的战斗非常激烈,乌军一直在试图用2-3人组成的突击小组,强行突破俄军的边境防线。这极大的影响了俄军向苏梅这座大城进攻的节奏。

第二点,俄军开始强攻里曼东大门。7月19日,在沉寂许久的顿巴斯北大门里曼方向,俄军突然发动猛攻,夺取了乌军里曼市东部最外围防线的核心--托尔斯科耶村--东部的阵地,现在正在打扫战场,清除周边林地中已经与上级失联的乌军小股部队。

六月下旬,俄军曾经突入该地区,但是,由于托尔斯科耶村基本上就是里曼市的东大门,所以,乌军统帅部紧急从顿巴斯大本营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抽调总预备队进行反攻,并成功将俄军挤出了该地区。现在,俄军再次发动强攻,显然意在继续威胁里曼市的安全,最终达到牵制乌军大本营总预备队的目的。

第三点,乌军开始打造克拉马托尔斯克城防体系。7月19日,国际社交媒体上流传一段视频,一位情绪激动的女子,实地介绍了克拉马托尔斯克外围的反坦克壕沟:沟深四米,下面还铺有铁丝网。壕沟之间,还有数排反坦克龙牙。显然,在俄军在顿巴斯地区攻势越来越猛之际,乌军已经开始打造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的城防工作,而且,为了稳定军心,相关工作进程,也让普通民众有了一定的了解机会。

该城市群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大本营。现在,俄军正在北部的里曼方向、东部的谢韦尔斯克方向、南部的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三面扑向这个城市群。但凡哪个方向有突破,都将拉开俄乌两军顿巴斯大决战的序幕。现在,俄军现在攻势虽猛,但却主要是无人机部队配合排级突击队作战,轻易不肯投入大兵团地面部队,但是,若是乌军关键防线出现崩溃的迹象时,俄军也应当会像打库尔斯克第七次大反攻时,不顾高战损地迅速投入大量地面部队,以便逼迫乌军防线出现整体性的崩溃。

前线乌军在长达两千公里的战线上,玩命抵抗俄军的全线进攻之际,大后方又传来了令他们非常郁闷的消息:据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透露,澳军退役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大部分已经移交给乌军,余下的一小部分,也会尽快移交。这原本是一个好消息:以前,美军移交给了乌军31辆该型坦克,曾在乌军闪击库尔斯克的战役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仅有四辆拥有作战能力了。

现在,澳军总计要移交49辆该型坦克,而且已经移交了其中的大部分,有消息显示是已移交了25辆,但令前线乌军将士们郁闷的则是:即使有了这些坦克的加持,乌军在正面战场的态势,仍然是一点也没有改变,而且,这些坦克被送入乌境内之前,并没有安装防无人机的防护网,改装工作要在利沃夫的装甲厂进行,但这个工厂,却是俄军的空袭重点。所以,前线的乌军将士们,只能是期盼着欧洲人快点掏钱,为他们买来更管用的美式主战装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