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三轮谈判要来了?地点还在瑞士,美国抢先发布消息,特朗普耐心消磨殆尽,不想再等下去了

据环球时报消息,近期中美贸易领域又有新动态,第三轮谈判或将来临。回溯以往,4 月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关税全面上调至实际 145% 的水平,中国则以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 125% 关税作为报复,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5 月,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首轮会谈,达成初步协议,分别将关税水平降低 115% 。6 月底在伦敦的后续会谈中,美中贸易官员确认了这项初步协议,为接下来的谈判铺路。

特朗普(资料图)

如今,美国抢先发布第三轮谈判消息,地点仍在瑞士,这一举动背后透露出诸多信息。一方面,美国经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据摩根大通预测,自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以来,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萎缩 0.3%,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荣枯线下方。

同时,数据显示,中国上月对美出口货船数量年减 60%,洛杉矶港货运量骤降 35%,美国零售商库存周期缩短至历史低点,Flexport 数据显示,北美港口 5 月到港货柜量年减 38%,海运成本较 2023 年同期暴涨 240%。

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使自身经济陷入困境,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耐心似乎也消磨殆尽。自关税战爆发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强硬态度未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双方关系持续紧张,贸易领域受损严重。

特朗普此前曾表示可能会在 "不太久的将来" 访问中国,而此次抢先发布谈判消息,或许也是希望借助谈判打破当前的僵局,为美国经济寻找新的出路。

对于美国来说,此次谈判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中国在谈判中的立场一直十分坚定,强调 "谈的前提是平等尊重,施压威胁没有出路",并且在前两轮谈判中已经展现出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若想在第三轮谈判中取得突破,就必须摒弃以往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中方进行对话。

其次,双方在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分歧仍然较大。例如在关税调整方面,虽然在前两轮谈判中双方都有所让步,但目前的关税水平仍处于较高位置,距离完全恢复自由贸易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在产业政策、技术转让等问题上,双方也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观点,需要在谈判中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协商。

然而,谈判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双方都难以承受长期贸易对抗所带来的损失。因此,双方都有一定的动力去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谈判中,美国可能会提出一些具体的议题和要求,如进一步降低关税、开放市场等。同时,美国也可能会试图在一些非贸易领域寻找合作机会,如 AI 治理、气候融资等新兴领域,以此来缓解双方的紧张关系,并为谈判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中国在此次谈判中也将秉持着开放和合作的态度。中国一直倡导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希望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实现互利共赢。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可能会继续强调平等、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双方在关税、贸易平衡、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谈判取得进展。同时,中国也会坚定地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发展利益,不会在压力面前做出让步。

总的来说,中美第三轮谈判的前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无论谈判结果如何,双方都应该认识到,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才是符合两国和全球利益的最佳途径。希望双方能够在谈判中保持理性和务实的态度,积极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