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令人惊讶的卫星夜景图,越南灯火通明,朝鲜却几乎一片漆黑。

中国作为全球电力生产大国,选择与越南开展深度电力合作,却对邻国朝鲜似乎不那么"热情"。这种选择性合作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考量?

卫星图的秘密

2017年,NASA发布了一张夜间卫星图,这张图片立刻引起了全球关注。

地图学家约翰·尼尔森通过对比2016-2017年的夜光数据,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朝鲜境内几乎是一片黑暗,与周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首都平壤有些微弱的灯光,但与首尔、东京或北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张卫星图像直观展示了朝鲜的"电力贫困"现状。

BBC记者斯蒂夫·埃文斯2015年亲自前往平壤采访时,亲眼见证了这一现象:平壤街道昏暗,高层建筑物只有零星几盏灯亮着,许多居民不得不自己安装小型太阳能板来满足基本用电需求。

更有趣的是,如果把目光移向越南,情况则完全不同。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的夜间灯光却十分明亮,特别是城市地区,电力供应似乎十分充足。这种鲜明对比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昔日电力强国是怎么"黑"下来的

令人意外的是,朝鲜曾经是一个电力相对发达的国家。在1950至1960年代,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朝鲜建立了相当完备的电力系统。

那时候的朝鲜,年发电量甚至一度超过了韩国,成为东亚地区一个不可忽视的电力强国。

到1990年,朝鲜的电力发展达到了历史顶峰,年发电量高达277亿度,这个数字在当时的亚洲国家中也是相当可观的。但好景不长,随后朝鲜电力系统开始了长期衰退。

导致朝鲜电力危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主要发电燃料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次,随着苏联解体,朝鲜失去了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而国际制裁又进一步限制了石油进口;

最后,1990年代的几次严重洪水还对电力基础设施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从1995年到2014年,朝鲜的年发电量从230亿度急剧下降至210-220亿度,而这期间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电力生产都在显著增长。与此同时,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交,中朝关系也降至冰点,进一步影响了两国在电力领域的合作可能性。

越南的电力崛起之路

同一时期,越南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1990年代,越南实施了被称为"革新开放"的经济改革政策,这一政策在很多方面类似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越南政府制定了《电力法》,为电力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越南的电力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向外资开放了电力市场。中国的电力企业很快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大规模进入越南市场。

与朝鲜不同,越南政府对外资的态度非常欢迎,并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合作机会。

越南的电力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根据越南能源规划,2020年到2025年间,越南的电力年均增长率计划从24%进一步提升至42%。

这样庞大的市场需求,自然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投资者。中国不仅向越南出口电力,还参与越南国内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全方位的电力合作。

朝鲜的电力困境

2016年和2017年,朝鲜的核试验引发了所谓的"萨德危机",国际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一事件对中朝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进一步降低了两国开展电力合作的可能性。

朝鲜的电力困境不仅仅是资源或基础设施的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的问题。

朝鲜长期坚持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对外部投资持高度警惕态度。即使在能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朝鲜仍然不愿意大幅度开放电力市场或接受外国的直接投资。

朝鲜的电力系统技术落后也是一个严重问题。由于长期缺乏更新和维护,许多发电设备已经老化严重。即便有国外援助,技术兼容性问题也会成为一个巨大障碍。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国想要向朝鲜输电,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

中国的战略选择

从地理位置上看,朝鲜与中国东北地区接壤,本应是理想的电力合作伙伴。中国东北地区电力产能过剩,而相邻的朝鲜却电力短缺,这本应是一个完美的互补关系。

然而,中国选择了与越南开展深度电力合作,而非朝鲜,这一决策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首先,经济因素是最直接的原因。越南拥有开放的市场环境和稳定的法律框架,投资风险相对较低,且回报可预期。相比之下,朝鲜的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太高,投资风险难以控制。

地缘政治因素同样重要。中国与越南经济合作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相比之下,朝鲜的核试验和导弹计划给地区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这使得中国在与朝鲜合作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朝鲜并非完全没有电力援助。在一些特殊时期,中国确实向朝鲜提供过电力支持。但这些援助往往是临时性和有限的,无法形成像中越之间那样的系统性、市场化电力合作。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中国是否偏心越南,而在于朝鲜自身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是否能为国际合作创造条件。如果朝鲜能够像越南那样实现对外开放,并放弃可能引发国际制裁的核试验,中朝电力合作的前景或许会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