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全剧终已至,俄军撒劝降单,赢家不是普京,也不是泽连斯基
红军城貌似即将迎来"全剧终",怎么来看当前的战场局势?为什么说赢家既不是普京,也不是泽连斯基?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战场局势近日迎来了新的变化,俄军已经对红军城完成了合围。换言之,红军城的战斗即将迎来"全剧终",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就在11号当天,俄军还向被围困的乌军撒放劝降单。由于包围圈的乌军已经弹尽粮绝,连饮用水都缺,继续抵抗下去,这跟白白送命没有任何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俄军的劝降单就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根据俄军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已经有一股25人组成的乌军小队集体投降,其中不乏被担架抬出的重伤员。结合上面的情况,很明显,当前红军城战场呈现出俄军占据绝对主导、乌军陷入绝境的鲜明态势,这场战局不仅是俄乌双方军事力量的激烈碰撞,更掺杂着政治博弈与心理战。

如果细说的话,俄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占据有利地形,控制关键节点。目前俄军已控制红军城95%左右的区域,火车站、公路等核心交通节点全被其掌控。另外,俄军突击队在红军城中央区西北部、东部街区等区域持续展开攻势,还控制了256栋建筑物,并且正在以每天清理数十栋建筑的速度肃清市区残余乌军。虽然俄军距离完全包围红军城仅剩不到2公里的缺口,但乌军显然很难通过这一缺口实现人员或物资的有效输送;
二是战术优势,俄军依靠无人机严密监控进出红军城的道路,搭配炮火阻拦乌军反攻与撤退,并且还调来道尔M2防空系统应对乌军无人机群,进一步压制乌军空中活动空间;三是后勤优势。目前俄军将主力部署在市南巩固防御工事并搭建后勤线,同时派出小型突击队推进市北战场,虽然市北进攻频率因消耗略有放缓,但已建立前沿阵地和观察哨。这些都为俄军的后续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反观乌军这边,其处境不是一般的艰难。首先,城内兵力短缺严重。乌军主力已撤离至红军城10公里外,城内仅存少量残余士兵,多藏身地下室。即便乌军调来第155机械化旅的两个营增援反攻,也难以突破俄军防线。现在乌军就是想出出不来,想进进不去;其次,乌军后勤补给难以到位。虽然乌军部分恢复红军城北部的后勤线,试图用地面无人车运送弹药,但俄军包围圈的缺口就只有那么大,运送补给的队伍可以说完全暴露在俄军的枪炮之下,补给任务难度极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乌军在红军城方向处境艰难,但在其他方向还是捡了点便宜的。比如,在库皮扬斯克那边,乌军已经抢回大半座城。另外,在恰索夫亚尔,乌军也把之前俄军宣称"已经占领"的勒文托夫斯基区给抢回来了。这些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乌军的部分士气,同时也缓解红军城方向乌军的压力。照这种情况打下去,虽然最终战场优势还是会向俄军倾斜,但俄军势必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为什么说,最后的赢家既不是普京,也不是泽连斯基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俄乌双方还是要在红军城死磕呢?主要还是因为红军城这一地区对俄乌双方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乌军而言,红军城是乌军东部防线的重要堡垒,一旦红军城彻底落入俄军手中,那乌军在东部的防线将会出现巨大缺口,这会让乌军后续在顿巴斯地区的整体防御陷入更被动的境地。另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动摇美西方援乌的信心,对乌军能否长期抵抗俄军产生质疑,西方部分国家可能会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这对乌军只会更加不利;对于俄军而言,俄军这边一旦拿下红军城,不仅能够直接打通向乌军顿涅茨克西部据点的进攻通道,形成对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等重镇的合围态势,让自身掌握更大的战略主动权。
总体来看,红军城战场俄军已接近掌控全局,乌军翻盘可能性极小。该城的最终易手大概率会推动俄军向克拉马托尔斯克等顿巴斯地区关键城市推进,俄乌在顿巴斯的博弈将进一步升级,而俄军也有望凭借这一战场优势,在后续的和平谈判中掌握更大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