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抗无果,全身是伤,但两年过去了,凶手连手铐都没戴!"2023年6月,26岁中国女游客徐丽(化名)在马尔代夫丽思卡尔顿酒店遭管家性侵,事件轰动全网。然而,近两年过去,案件仍陷泥潭--DNA检测结果未公开、施暴者未被逮捕,酒店甚至试图"用钱封口"。这场跨国维权,为何如此艰难?

一、管家借手机性侵,酒店"抢证物"

2023年6月6日,徐丽与朋友结束马尔代夫潜水行程后,独自入住当地网红酒店丽思卡尔顿。因手机进水损坏,她向酒店求助,管家Usham主动递上手机。谁料,这一举动成了噩梦的开端。

Usham以"帮忙联系家人"为由进入徐丽房间,反复确认她是否独居后,突然掏出"口香糖",直白询问"想接吻吗?"遭拒后,他暴力性侵徐丽,致其胸部、膝盖多处淤伤,甚至将体液留在毛巾和电脑上。

案发后,徐丽立即报警,但酒店竟抢先派人企图收走证物,被她拼死阻拦。更讽刺的是,施暴者Usham次日仍神色自若地问她:"要回房吗?"随后酒店仅将其解雇,未道歉或赔偿。

二、DNA检测"石沉大海",酒店砸钱求"闭嘴"

马尔代夫警方虽以"刑事性侵罪"立案,但两年间进展如蜗牛爬行。关键DNA证据两次送检(一次在马尔代夫,一次委托澳大利亚警方),结果至今未公开。徐丽多次追问,警方仅回复"案件侦查中",施暴者护照被扣却未被逮捕。

更令她心寒的是酒店的态度。丽思卡尔顿高层曾致电道歉,承诺配合调查,但转头却提出"经济赔偿和解",条件是她必须"封口"。徐丽愤然拒绝:"我要的是公道,不是封口费!"

三、中使馆介入难破僵局,受害者濒临崩溃

事件曝光后,中国驻马尔代夫使馆紧急联系当地警方、旅游部及酒店,要求严肃调查。然而,马方始终"冷处理",甚至一度污蔑徐丽"编造谎言骗免费住宿"。

长期维权让徐丽身心俱损。她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多次就医,曾试图轻生被送医抢救。如今在澳洲留学的她,每周需接受心理治疗,"每次回忆都像重新经历一遍地狱"。

背景与争议

马尔代夫旅游业占GDP近30%,但治安漏洞频发。2022年,该国性侵案报案率不足10%,多数因证据不足或警方怠慢不了了之。丽思卡尔顿等国际酒店虽标榜"高端服务",却屡被曝员工培训不足、安全监管松散。

此案更暴露跨国维权之难:证据跨境提取耗时长,当地司法效率低下,加之涉事酒店"甩锅",受害者往往孤立无援。徐丽律师透露,若马方持续拖延,或将赴美起诉酒店集团。

官方回应

  • 中国驻马尔代夫使馆:已多次敦促马方公正处理,将持续跟进案件。
  • 马尔代夫警方:案件仍在调查,拒绝对DNA结果及逮捕进展置评。
  • 丽思卡尔顿酒店:以"案件由安全部门接管"为由,拒绝透露详情。

结语

两年维权,一场跨国性侵案仍未等来正义。徐丽的遭遇撕开了马尔代夫旅游业的"天堂滤镜",也警示游客:独行异国,安全不能仅寄望于"品牌光环"。此案能否推动国际司法协作与酒店问责?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