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7月1日了,在浏览了人社部官网后依然没有看到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正式公布。为什么今年迟迟不公布呢?网上有不少猜测,其中一个观点认为2025年我国养老保险正式并轨,导致养老金调整工作流程延长了,是不是这个原因呢?
在我看来这属于无稽之谈,是部分网友不太清楚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导致的错误理解。
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从2014年就开始了。
当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再与企业职工有所区别,也是每月要缴纳养老保险且个人和单位缴费比例完全与企业执行的制度相同。换言之,养老金并轨距今已有十年的历史了。
当然,为了确保并轨工作的平稳过度,政策设置了十年的过渡期,从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这段期间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核算采用"老办法"和"新办法"相结合的方式,而从2024年10月1日开始过渡期结束,退休时领多少养老金只用"新办法"核算,也就是同企业退休人员的算法一样了。
2025年确实是养老金并轨十年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次养老金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依然不是今年养老金调整通知较晚的原因,因为自从并轨工作是时候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执行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就是一模一样的了,而且人社部明确规定两类人的调整方式必须一样。
有人可能不信,我们来看官方发布的通知。以2024年6月17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为例,文件明确提到"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
我们将时间线再往前推一些,我找到了2020年至2023年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通知,发现每一年通知里面都有这条,表述方式几乎一模一样。
由此可见,在每年调整养老金的这个层面,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早已完全并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今年是并轨后第一次调整养老金,导致制定政策的流程变长了"的说法。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晚于往年发布呢?在我看来可能有两个。
一是调整方案大幅改动,需要更长时间研究。
这几年养老金调整具体方案已经形成了"定额增加+挂钩增加+倾斜增加"的固定模式,而2025年人社部在多个场合表示养老金调整要倾向中低收入人群。如何倾向呢?中央部委和地方相关部门在思考、在研究,所以今年的调整模式可能迎来大变革,使得决策过程延长了。
二是不再下发通知,或先调整补发再发通知。
并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必须先公布通知再发钱。今年可能和往年不同,先完成养老金的调整以及补发工作,之后再公布具体的调整通知。这种转换并不会影响退休人员的实际利益 ,只要钱增加和补发到位了,是不是公布通知说实话并不是大家关心的事情。
当然,这两种可能均为我的猜测,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想只有人社部里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知晓。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2025年一定会迎来养老金的"21连涨",这是中央部委前期已经定过调的事情,不可能出现意外。
因此,各位退休人员请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好饭不怕晚,该给大家的增资一定会给到的,并且是从2025年1月开始补差,一分钱也少不了各位的。